这篇文章告诉你 氮磷失衡怎么办( 二 )


要正常治疗的话大缸估计要按月来计,毕竟菌膜泛滥往往不是单一因素,而是复合问题 。我们的海缸其实是一个小型生态系统,菌膜泛滥本身就是生态失衡的表现 。举个例子,一个海缸就像一个人 , 菌膜就像人体脱皮现象,其实菌膜在自然海区也存在,就像人到了春秋季节本身也会换皮,但是菌膜在海缸中泛滥就相当于人体非正常脱皮,这时候需要就医查出原因再对症下药 , 可能是缺乏维生素E或者其他问题 。
海缸也一样,褐藻、硅藻、绿藻、甲藻、蓝藻、细菌、真菌都天然存在于水体中,当其中1-2类占据数量优势时,就会压制其他几类 。从无数案例经验中总结出菌膜泛滥的共同点:DIP和DIN双低或者DIP超低 。DIP就是溶解无机磷(PO4),DIN就是溶解无机氮(NH3/NH4、NO2、NO3),海缸中需要钙藻去压制甲藻、蓝藻、有害菌等微生物,而钙藻生长需要DIP和DIN,缺一不可,由于DIP和DIN双低或者DIP超低导致钙藻失去数量优势,这时其他微生物(这里说的是甲藻)就会大量增殖 , 占据优势地位,随着生态失衡的发展蓝藻(红泥)或者其他有害微生物也随着大量增殖,所以有的海缸里菌膜还会演化为红泥 。
那么,如果不想翻缸,我们可以采取几个措施:1、吸出菌膜(减少菌膜数量,动摇优势地位);2、停止过量使用除NO3和PO4的产品、ATS;3、增加投饵并调高蛋分(增加DIP和DIN并防止爆冲);4、减少主缸和藻缸光照(减少菌膜能量来源);5、加入硝化细菌,让有益菌占据优势地位;6、不要大量换水(破坏菌群系统) 。
另外要注意的是,一旦发现甲藻(菌膜),就要开始行动,而不是等菌膜泛滥了才处理,否则最终结果可能就是翻缸 。
叶子尖干枯黄化?这几年蒜农总是认为越加量施肥越高产,就不断加量施肥 , 有的蒜农每亩地使用200斤至300多斤复合肥料,有的外加二铵尿素 , 其实土壤板结缺少的不是氮磷钾而是有机质,缺少微量元素,大蒜的病害都在于土壤 , 叶面出现的病害治标不治本,科学技术种植 , 测土配方施肥,合理施肥,该施肥不使用,不该施肥乱加量 , 氮磷超标施肥肯定造成根系腐烂,沤根死苗不长,僵苗枯萎,叶枯干尖,冬季不抗冻,所以说大减产,减少复合肥的使用量,多施有机肥,农家肥必须高温发酵,使用微生物菌剂高微发酵处理的粪便才可以使用种大蒜也要根据天气的温度播种,气温过高不能播种 , 地上温度30°度,地膜下就有35至40°多度,控释肥是根据天气温度土壤湿度来释放氮肥 , 气温越高土壤湿度越大释放氮肥就越多,大蒜播种后是先生根后发芽可以高产,如果先发芽后生根不可能高产,属于氮肥浓度高气温高转化成缩二脲烧根死苗形成叶枯病,冬季不抗冻,天气越冷越死苗,最怕春节后浇水冲施肥料,一冲肥料浇水就死苗造成大减产 。




蓝藻爆发植物减少因为什么?— 蓝藻爆发原因 —
一、水体富营养化
我们的池塘进行了多年的养殖,没有进行清淤工作,池塘底部淤泥过多富集了大量往年腐殖质 , 而在我们养殖过程中没有重视改底工作,池塘底部淤泥腐殖质发酵腐烂 , 向水体中释放了大量腐殖质和氮磷比例失衡,为蓝藻提供了肥沃的生长土壤 。定期改底工作将池底腐殖质及时分解,避免高温腐败发酵水体富营养化 。
二、水体pH过高
蓝藻在高pH环境中生长最为快速,蓝藻也是藻类在水中也同样进行光合作用,当蓝藻爆发会疯狂的吸收水体中碳源,进行繁殖生长,水体中碳源减少接着就是水体pH持续长时间超高标准 , 这样就蓝藻暴发→pH高→促蓝藻生长,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当中 。改良池塘ph值全池泼洒有机酸,降低水体ph值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