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鱼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怎么养黑鱼的( 四 )


(三)鱼种饲养 鱼苗长到3-4厘米后,食性开始转换,需要更多的食物和更大的活动空间,如仍留在原池中养下去,密度过高,将影响鱼体生长 。因此,一般需要经过鱼种饲养阶段,将分塘过筛后的寸片继续饲养到当年冬天,养成十厘米左右或更大的鱼种,然后再放入各类混养塘或单养成食用鱼 。但也有地方直接用小池将乌仔培育成10厘米左右的鱼种 。
1、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鱼种池的基本条件,大体和鱼苗池相同 , 一般采用大的土池塘培育,池面积多为0.5-1亩 , 水深0.5-1.5米,寸片入池前,池塘应进行清整消毒、施肥培水等一系列工作 。
2、鱼种放养 待池中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时,将过筛后规格大小一致的寸片鱼种(3-4厘米)按每亩2-5万尾放养入池 。
3、投喂 夏花入池后,仍需追肥 , 培育水质,繁殖浮游动物 , 供鱼取食,随着鱼体逐渐长大 , 食性转换,仅靠池中的浮游动物已不能满足其摄食需要 。因此 , 必须投喂充足的饲料,并逐步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数量,每天应投喂切碎的小杂鱼、小虾或新鲜水蚤,投喂量一般每万尾每天3-4公斤 。也可逐渐在动物饲料中将杂鱼内脏、骨头等砸碎后,与麦粉等混合搅拌后投喂 。投喂切碎的小鱼小虾为最佳 。一般到九月以后,鱼种可长到10厘米以上 。翌年可进行成鱼养殖 。
五、黑鱼成鱼养殖
黑鱼成鱼养殖,是指在池塘、湾塘、水池、网箱等小水体中将各种规格的鱼种养成食用鱼的生产过程 。人工养殖黑鱼,有粗放式混养和集约化单养两各 。粗放式混养是指在鱼塘中与四大家鱼等一起混养;集约化单养则是利用水源丰富、饵料充足和条件进行高密度单养 。分网箱单养和池塘单养 。我市近几年主要采取池塘高密度单养为主 。现简述如下,仅供参考 。
池塘高密度单养
(一)养殖前准备工作 。(1)养殖设施:土池塘、水泥池等 。水深要1-2米 。提水设备齐全 。(2)水源:河水、水库水、地下井水等均可,水质宜中性或弱碱性 。(3)面积:为了方便生产管理和销售 , 鱼池的面积宜小些,最好1亩左右 , 最大不要超过2亩 。(4)最好有进排水口 。在池周边须设40-60厘米的网拦等防逃设施 。(5)在池的四周水面种上水草,一般不超过20%左右为宜,作为隐避物,便于遮挡阳光、避暑、捕食 , 同时还能净化水质,调节水温 。(6)在投放鱼种前必须做好池塘清整和消毒 。
(二)养殖技术
1、鱼种放养:(1)鱼种规格,选用10厘米以上(最好14-20厘米,60克-100克)当年鱼种 , 鱼种要规格一致,无伤无病 。(2)鱼种来源最好选择当地生产的鱼种 。(3)放养时间,当年最好在9月至10月上旬为好,可摄食恢复体质,提高越冬成活率 。年后放养在3-4月 。(4)消毒:下塘前必须严格消毒 , 一般采用5%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或10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泡10分钟 。(5)放养密度:深在1.2-1.5米,50-60克左右鱼种每亩投放8000-9000尾 , 80-100克鱼种每亩投放5000-6000尾,若平均水深降低则放养量相应降低 。
2、饲养管理:投饵要坚持“四定” 。在投喂前以击拍声为“信号”形成“感官”反应,把黑鱼集合到食场周围,容易形成抱食局面,提高摄食量,减少饵料浪费 。饵料种类以鲜动物为主,主要是海淡水小杂鱼、虾为主 。淡水中有餐条、麦穗、沙里爬、幼鱼白、小鲫、小马非、鱼旁鱼皮、青稍、小青虾等,海水的有沙丁、青(黄)鱼古等各种小杂鱼 。吃食旺食,鱼饵量大约为鱼重的8%左右,高者可达10%以上 。吃食淡季为3-4% 。投饵方式采用“慢、快、慢”投喂效果好,饲料浪费少,大部分鱼吃饱后跑掉即可停喂 。天气的好坏、气压高低、水质孬好,鱼的摄食量是大不一样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