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泥鳅烂眼病怎么治疗 鳅苗出血怎么治

鳅苗出血怎么治,泥鳅吃料表?答:泥鳅是杂食性鱼类 。
第一 , 泥鳅体长5厘米以下的鳅苗主要摄食动物性饵料,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 。
第二,泥鳅体长在5-8厘米时 , 除了摄食小型甲壳动物、昆虫幼虫、水蚯蚓外,还摄食高等水生植物、藻类和有机碎屑等,
第三,泥鳅8厘米以后逐渐变为杂食性鱼类,几乎无所不食,凡水中和泥中的动植物及有机碎屑 , 都是泥鳅的天然饵料 。
黄金泥鳅烂眼病怎么治疗?黄金泥鳅烂眼病及身体溃烂都是由于鱼缸或者池塘的水质不干净,未按时清洗消毒、杀菌所导致泥鳅感染 。此类症状应立即用消毒药清理消毒,并根据具体情况投喂抗菌药物,对于该类病症主要以预防为主 , 发病后应及早治疗 。
【黄金泥鳅烂眼病怎么治疗 鳅苗出血怎么治】以下将对鱼农大量养殖泥鳅的经验 , 介绍泥鰍的病害防治所要注意的几点:一是养殖水体较浅,用药量一定要计算准确;二是用药后的池边不能离人,发现泥鳅出现异常现象要及时加新水等救急措施;三是禁用违禁药品 。仅供大家参考 。
一、气泡病
1、主要症状:泥鳅浮于水面 , 肚皮鼓起似气泡,此病在鳅苗阶段最易发生 。
2、防治方法:(1)加水前进行曝气,充分降解水中有机物;(2)加强日常管理,合理投饲,防止水质恶化;(3)发病时,立即加入新鲜的水,并用食盐溶液全池泼洒,用量为4kg/亩~6kg/亩;(4)发病后适当提高水体pH和透明度,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
二、白尾病
1、主要症状:初期鳅苗尾柄部位灰白,随后扩展至背鳍基部后面的全部体表,并由灰白色转为白色,鳅苗头朝下,尾朝上,垂直于水面挣扎 , 严重者尾鳍部分或全部烂掉 , 随即死亡 。泥鳅浮于水面,肚皮鼓起似气泡,此病在鳅苗阶段最易发生 。
2、防治方法:(1)将八黄散加入25倍重的0.3%氨水浸泡,连汁带渣全池泼洒 , 使水体浓度为3ppm;(2)将1千克干乌桕叶(合4千克鲜品)加入 20倍重量的2%生石灰水中浸泡24小时,再煮10分钟后带渣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4ppm;(3)漂白粉(有效氯30%)溶于水 , 全池泼洒,使池水浓 度为1ppm 。待4小时后,再泼洒五倍子浸泡液(磨碎后开水浸泡)使池水浓度为3ppm,以促使病灶迅速愈合 。
防治方法:①加水前进行曝气,充分降解水中有机物;②加强日常管理,合理投饲,防止水质恶化;③发病时,立即加入新鲜的水,并用食盐溶液全池泼洒,用量为4~6公斤/亩;④发病后适当提高水体pH值和透明度,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
三、赤皮病
1、主要症状,体表充血发炎,可蔓延于全身 , 整个鳍或鳍基部充血,鳍端腐烂,常有缺失,鳍条间软组织多有肿胀,甚至脱落呈梳齿状,常继发感染水霉病 。病鳅时常平游,浮于水面,动作呆滞、缓慢,反应迟钝 。死亡率高达80% 。
2、防治方法:鲜蟾酥10克,于凉水中搅拌均匀 , 全池泼洒 , 浓度为0.5ppm , 每3天1次 。
四、水霉病
1、主要症状:此病大多因鳅体受伤 , 霉菌孢子在伤口繁殖,并侵入机体组织,肉眼可以看到发病处簇生白色或灰色棉絮状物 。病鳅行为迟缓,食欲减退,瘦弱致死 。该病多发生于气温较低时期,尤其是冬季蓄水期 。症状为鱼体表面附着白色棉毛状水霉病 。
2、防治方法: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1)苗种下塘前用0.3ppm的灭毒净或3%的食盐溶液浸洗消毒;(2)用0.04%的小苏打和食盐(1∶1)配成的混合液全池泼洒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