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合理改造水田养殖泥鳅 泥鳅苗怎么培育( 三 )


请问刺鳅养殖技术有哪些?选择光照良好,温暖通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3公里内无污染源的场所建造饲养池 。养鳅池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黏质土壤 。面积100~300平方米 , 池深80~100厘米,水深30~50厘米 。
清池消毒 鳅种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 。留池水10厘米深,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克化水全池泼洒 。
苗种放养 鳅种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浸浴消毒10分钟 。选择晴天中午每平方米放体长3~4厘米的鳅种50~60尾 。
饲料投喂 泥鳅食性杂,水中的小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都是它喜欢的食物 。人工饲养还应投喂蛆虫、蚯蚓、小杂鱼肉、蚌肉、鱼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粕等植物性饲料 。
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 。投喂量视水质、天气、摄食状况而定,水温适宜时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水温较低时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 。投喂量占在池泥鳅体重的百分比:3月,1%~2%;4~6月 , 3%~5%;7~8月,10%~15%;9月,4% 。不同水温条件下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投喂比例: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时,少投或不投;水温11~20℃,植物性饲料占60%~70%,动物性饲料占30%~40%;水温21~23℃,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各占50%;水温24~29℃,植物性饲料占30%~40%,动物性饲料占60%~70% 。
水质管理 泥鳅放养后,根据水质肥瘦情况适时追肥,培养浮游生物,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的状态 。水温达到30℃时,及时更换新水,并增加深度,以降低水温,防止浮头 。发现泥鳅时常游到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立即注入新水 。越冬季节,12月至次年2月可不投喂,只需增加池水深度,在池角放入猪牛粪,以提高水温,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检查泥鳅的活动、吃食、病害等情况,同时,观察养殖池有无渗漏水 , 泥鳅有无逃逸现象,水泥池要每天清除残留饲料,做好日常记录 。
刺鳅科,刺鳅属 。俗称:倒鳅,钢鳅,刀鳅,石锥 。英文名:Spiny eel。体细长,前端稍侧扁,肛门以后扁薄 。头长而尖 。吻稍长,但不及眼后头长,吻端向前伸出成吻突 , 其长度约等于眼径 。前鼻孔呈管状,位于吻的两侧;后鼻孔圆形 , 近眼前缘 。眼位于头部的侧上方,表面覆以薄皮 , 眼下前方有一倒生的小刺,埋于皮内 。口下位,口裂几成三角形 , 口角达眼前缘或稍超过 。上下颌具绒毛状齿,呈带状排列 。胸鳍小而圆 , 无腹鳍,背鳍和臀鳍分别与尾鳍相连 。
背鳍前方有1排各自独立的硬棘 , 约为31-33枚;臀鳍具棘3枚;尾鳍略尖 。体鳞细?。嘞卟幌灾?。体背黄褐色,腹部淡黄 。头部从眼上向后有2条淡色线条,沿体背纵伸至尾鳍基 。体背、腹侧有许多网状花纹 , 背鳍、臀鳍与尾鳍的基部网纹更为明显,体侧有30余条褐色垂直条斑 。有些个体条斑上端色较深黑 , 有部分个体近腹侧的条斑之间杂以短斑 。背棘基黑褐色,胸鳍淡黄色或灰黄 , 其余各鳍灰色,臀鳍下缘常饰以白边 。为底栖性鱼类 。生活于多水草的浅水区 。以水生昆虫及其它小鱼为食 , 生殖期大约在7月份 。
野生泥鳅怎么养殖?泥鳅是一种小型的淡水经济鱼类,营养丰富 , 有水中人参之称,随着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大,野生的资源已不能满足需求,所以人工养殖泥鳅兴起 。在经过近年来的调整,泥鳅的养殖业发展迅速 , 加上市场价格稳定,经济效益也越来越高,下面来亲农网看看泥鳅的养殖技术吧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