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条灸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哪些 艾灸具体有哪些分类


艾条灸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哪些 艾灸具体有哪些分类

文章插图
一、艾灸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艾条素以洞庭长杆艾为佳,叶厚而绒多,是历代制作金艾绒的上等原料 。洞庭地理位置优越,冠以“鱼米之乡”,气候湿润,艾草繁密旺盛,以其制作的上等艾条最适宜用于艾灸,历史上深得御医信赖,广泛用于宫廷 。1973年,在我国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了三号汉墓,这是一次颠覆历史的重大考古发现 。在出土的众多文物中,出现三篇记载有关经脉灸法的帛书,是早于《本草纲目》、《内经》的珍贵医学文献,从而大大提前了人们对中医艾灸的认识 。通过这三篇残缺不全的文字,我们能够窥测到远古先民以艾条治病的起源、方法和应用,历史上曾广泛应用于临床,湖南的艾灸,制艾技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贡献,由此也奠定了湖南在制艾技术上发达的历史地位 。
制作艾条的艾绒必须预先备制,取陈艾叶经过反复晒杵,筛选干净,除去杂质,令其软细如绵,即成艾绒
方可使用 。而艾绒又分两种,以上法炮制者为粗艾绒,一斤可得六、七两,适用于一般灸法 。如再精细加工,经过数十日晒,筛拣数十次者,一斤只得二、三两,变为土黄色,为细艾绒,可用于直接灸法 。有机制艾绒成品,也是印泥的原料 。[1]
艾灸,乃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中医外治法 。它源于远古时代,形成于商周年间,历时几千年 。艾灸是中*粹,追溯千年,艾灸曾是帝皇养生的秘藏 。流传至民间后又成为最主要的百姓治病良方,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
《黄帝内经》就有灸治未病的说法,即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 。艾灸身体稍感不适处穴位,治病于未然 。
《黄帝内经》的《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亦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可见灸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由于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养生保健,因此流传很广 。
艾灸养生是通过百草之王艾草特制成艾条,直接悬灸或配合温灸器敷于经络或患处四周,借灸火的温热及药物作用,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散寒止痛、驱寒温中,尤其对小儿风寒感冒、妇女产后保养、月经不调、宫寒畏冷有独特疗效 。艾灸能激发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孟子》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 。可见灸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 。
艾中最好的要数蕲艾,蕲艾是名贵的中草药,历史悠久,誉满中国 。早在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对蕲艾推崇有加,据《本草纲目》记载:“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渭之蕲艾 。”《孟子·离娄章》载“七年之病,蕲三年之艾”,蕲春民间也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之说 。蕲艾的微量元素含量、挥发油含量、燃烧放热量等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艾品质,并且香气浓郁,药效独特 。蕲艾具有温通经络、益气活血、散寒止痛、祛寒温中、补正固阳、清热解毒、消瘀散结、活血化瘀、理气调经等功能,对风湿、胃病、高血压、头疼、眩晕、支气管炎等病症有积极治疗效果,尤其对小儿风寒感冒、头晕腹疼、妇女产后保养、月经不调、宫寒畏冷、卵巢保养、面黄生斑以及皮炎湿疹皮肤类疾病等具有独特疗效 。
二、艾条灸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哪些艾条防治病的作用大多源于艾条的补益作用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艾灸之所以能够防病治病,是因为艾条能使人体起到六大神奇功效,如下所示: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