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苏轼的岭南足迹 苏轼 岭南( 二 )




1100年他遇到大赦北归,这一年他63岁,6月20日渡海北归,路线大致是:儋州→澄迈→海口→徐闻→雷州→遂溪→廉江→合浦→博白→玉林→容县→藤县→梧州→德庆→广州→清远→英德→韶关→南雄 。1101年7月28日,北归途中在常州逝世 。


正式开始,我是认真的分割线


广东韶关

苏轼1094年8月下旬由梅关古道进入广东,此时他已经57岁了,1110年又由梅关古道离开广东,此时他已经63岁,两次经过韶关,苏轼在韶关也留下了不少足迹,而其中去得最多的一个地方,就是供奉着六祖肉身的南华寺 。


古代从北方进入岭南,没有太多的选择,最主要的一条道路就是唐代张九龄开辟的梅关古道,翻越大庾岭,从江西大余进入广东南雄,苏轼也是走这条路进出广东的 。


在梅关古道上,至今有一棵东坡树,传说他南下时,在树下卖水酒的老人安慰他说,您吉人天相,会北归的 。有些心灰的苏轼于是写下了一首《赠岭上老人》:“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十丈手亲栽 。问翁大庾岭上住,曾见南迁几个回?”


六年多后北归时,苏轼再次见到这位老人,见他生计困难,便提笔在一块白布上写下了《赠岭上梅》:“梅花开尽杂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苏东坡写诗后,过往行人都在老人的摊位前驻足,尝尝东坡爱喝的青梅酒,欣赏苏东坡的诗句,老人的生意越做越红火,而老翁卖酒处的那棵大树后也被唤作“东坡树” 。


苏轼虽然被贬,但作为打不死的乐天派,一路依然游山玩水,不过在北宋,去一个景点可不是一脚油门的事,他在岭南的行程基本都是沿途玩耍,不会离开水路或者道路太远 。而南华寺并不顺路,离开水路还要走20多里路,他是专程而去的,而且来回去了三次 。


为什么一定要去南华寺啊,因为这里有六祖慧能肉身,苏轼是禅宗的超级粉丝,当他见到六祖肉身时,泪如雨下,也许正是情感的宣泄,他在南华寺写了十多首诗词,其中一首《南华寺》:“云何见祖师,要识本来面 。亭亭塔中人,问我何所见 。可怜明上座,万法了一电 。饮水既自知,指月无复眩 。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练 。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 。抠衣礼真相,感动泪雨霰 。借师锡端泉,洗我绮语砚 。”


广东英德(英州)

宋元佑九年(1094年)闰四月三日,苏轼因“讥谤先朝”之罪被贬,朝廷先将他贬至英州,六月,当苏轼携家人赶往英州,途经安徽当涂时,又接到改贬至惠州的诏命 。此后从海南北归时,他又一次经过英州 。


苏轼去惠州时,在英州呆了一段时间,虽然被贬,但作为资深玩家,游山玩水还是不能少,这一次他游览了南山和碧落洞,在南山遇见潜研易学有成就的英州隐士石汝励,交谈中,言语投机,便留下题名,记叙此事 。


碧落洞是一个位于英德市英城镇南端天然穿洞,虽然在现代藏于乡间,也没开发旅游,但在宋代,应该是一个比较著名的旅游景点,洞内保存着自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的99方摩崖石刻,尤以宋代为多,包括苏轼的《游碧落洞》诗刻 。


苏轼其实去过两次碧落洞,南下时由于心情不好,加上小儿子苏过已经作了《题英州碧落洞》一诗,觉得很好,便没有作诗 。宋元符三年(1100年)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再次经过英州,又一次去了碧落洞 。


而这次是北归,心情则完全不同,他在英州写了《游碧落洞》诗和《何公桥》铭,并给陪游碧落洞的程正辅《游碧落洞》一诗作答《次韵正辅游碧落洞》一诗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