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铜养鱼怎么用( 三 )


细菌性肠炎 [病因] 主要是吃了不清洁的食物或摄食过饱、肠道胀饱、排泄受阻 , 最后由细菌感染肠道引发肠炎 。[病原体] 为点状产气单胞杆菌 。[症状] 病鱼常常腹部膨大,呈现红斑 , 肛门突出,鱼体呈呆滞 , 停在水族箱角落不动,体肌作短时间的抽搐 , 不进食,粪便白色 。剖开鱼腹,可见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炎,轻者仅部分肠道出现红色,严重时全肠呈紫红色,肠内无食物,充有淡黄色的粘液和血脓 。[治疗方法] 治疗肠炎的方法较多 。市场销售的药物也较多,内服药如纳克菌、鱼服康、磺胺胍等,外用药如浴菌洁、呋喃西林、庆大霉素、土霉素、痢特灵等药物经稀释后泼洒或浸?。?均能取得较好疗效 。
白皮病 又称白尾病 。[病因] 由于水质不洁,特别是水族箱中的粪便没有及时清除,或因捕捞运输、放养、移箱时操作不慎,使鱼体受伤 , 导致病原菌感染 。[病原体] 为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称为白皮极毛杆菌 。[症状] 发病开始时 , 只在背鳍基部或尾柄处出现一小白点,随即迅速扩大,从鱼体背鳍向后蔓延,以致背鳍与臀鳍间的体表至尾鳍全部发白 。随着病情加剧 , 病鱼游泳能力明显减弱,体躯平衡失控,头部朝上 , 尾鳍朝上,与水面垂直作上下游动和挣扎 , 不久即死亡 。每年5~8月间为此病流行季节,鱼发病后2—3天即死亡 , 死亡率极高 。[治疗方法] 可用百万分之十二点五(12.5ppm)的金霉素,或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土霉素水溶液浸洗30分钟;也可用百万分之一(1ppm)的漂白粉或百万分之二至四(2~4ppm)的五倍子泼洒于水族箱中消毒治疗 。
白头白嘴病 [病原体] 为粘球菌一种,与上述烂鳃病病原体球菌的形态很相似 。此菌为好气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5℃ , 最适宜pH为7.2左右,pH在6.0~8.5之间都能生长 。[症状] 发病时,病鱼的额部和嘴部周围的细胞坏死,色素消失而表现白色,病变部位发生溃烂,有时带有灰白色绒毛状物 , 因而呈现“白头白嘴”症状 。在水面游动之病鱼,症状尤为明显 。当病鱼离水后,症状就不显著 。严重的病鱼,病灶部位发生溃烂,个别病鱼头部出现充血现象,有时还表现白皮、白尾、烂尾、烂鳃或全身多粘液等病变反应 。病鱼一般体瘦、发黑,呼吸加快 , 食欲不振,游泳缓慢,不断地浮出水面,不久即死亡 。此病是一种暴发性疾病,发病极快,传染迅速,一日之间可全部死亡 。此病流行季节性比较明显,一般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6月为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 防治时可用百万分之一(1ppm)漂白粉洒入鱼箱作消毒处理,或用百万分之零点五至零点七(0.5~0.7ppm)西力生(含2.5%氯化乙基)洒入,效果都很好 。
出血性腐败病 又称赤皮病、赤皮瘟 。[病原体] 为荧光极毛杆菌,属革兰氏阴性菌 。[症状] 为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脱落 , 特别是鱼体两侧和腹部最明显,背鳍或全部鳍的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 , 常烂去一段,鳍条间的组织也被破坏,呈破烂的纸扇状(又称蛀鳍);有时病鱼的上下颚和鳃盖部分充血,现块状红斑,有时也充血发炎 。在鳞片脱落处和鳍条腐烂处往往长有水霉 。此病流行区域比较广 , 且终年可见,常与烂鳃、出血症并发 。当鱼体受伤时,致病菌乘机侵入鱼体 , 容易发生此病 。当冬季水温极低时,鱼体皮肤也会因冻伤而发生此病 。[治疗方法] 可用1%食盐水,或百万分之五(5ppm)的呋喃唑酮,或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 , 或百万分之二(2ppm)的漂白粉浸浴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