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虾白便怎么治疗( 三 )


一、水质不良
Nimmo等1977年报道桃红对虾在水中含有760ppb镉时,经9天以上鳃丝就变黑 。Lighter等1977年报道在加州对虾和蓝对虾中 , 铜的浓度为0.5-9ppm时 , 对虾就呈现黑鳃现象 。作者在1980年的山东威海市和1981年广西防城小龙门养殖场,均发现由水质不良导致的黑鳃病,从头胸甲鳃区的外部用肉眼就能看到鳃丝变黑现象 , 但镜检鳃丝却没有任何寄生物,且鳃丝内部组织不变黑 。
二、煤渣等污物的附着
1979年10月,山东省文登县养虾场在收虾时,发现有一些对虾的鳃外观呈黑色 , 而没有呈现其他症状,生长发育也没有受到明显影响,镜检鳃丝,没有或仅发现少量寄生物,但鳃丝之间粘附大量微细的煤渣,使鳃呈黑色 , 而鳃丝组织未受任何影响 。分析原因是附近工厂排放的黑烟中含有大量微细的煤渣,落入养虾场 , 虾在呼吸时,煤渣随水流经过鳃丝时候被过滤而粘附于鳃丝之间 。
三、弧菌
弧菌病能引起典型的黑鳃,鳃上有黑斑,或鳃的外观呈黑色 , 用水洗去污物后鳃丝呈现土黄色 。同时还有鳃组织空泡变性、肿胀、变脆,甚至腐烂脱落 。
四、丝状细菌
在对虾上寄生的丝状细菌是一种白丝菌 , 种名已确定的仅有毛状白丝菌(Leucothrix mucor)一种 。我国山东和江苏的东方对虾及其卵和幼体上、广西的长毛对虾和广东的墨吉对虾上都发现此菌寄生在鳃丝、附肢和体表上,而以寄生在鳃丝上的危害较严重 。主要症状是黑鳃,镜检鳃丝发现大量丝状细菌,其菌丝细长,如毛发状从生,不分枝 。丝状细菌都是附着在对虾鳃丝表面,并不侵入组织内,似乎对组织没有伤害作用,但大量的菌丝及粘附的污物等能妨碍鳃的呼吸 , 在水中溶氧不足或蜕皮时容易引发死亡 。
五、镰刀菌
日本对虾和桃红对虾、褐对虾、加州对虾、蓝对虾和白对虾都发生过镰刀菌病 。在显微镜下镜检受感染的鳃丝,可看到鳃丝表面和内部组织中都有许多大的分生子 。镰刀菌寄生的鳃丝顶端变成黑褐色并萎缩 , 甚至组织破损 。有时鳃的其他部分或受感染的体壁及附肢也会变黑 。
六、聚缩虫
聚缩虫在对虾中流行极为普遍,山东和江苏的东方对虾,广西的长毛对虾和广东的墨吉对虾鳃上和体表均有发现 。聚缩虫感染病虾不仅仅鳃呈现黑色,并且体色也变黑,体表、附肢甚至眼睛上都附着一层灰黑色绒毛状的聚缩虫群体 。镜检鳃丝发现大量密集的聚缩虫 , 几乎充满了鳃丝之间的所有空隙,覆盖了鳃丝表面大部分,虫体之间还粘附了许多污物,因此鳃丝外观变为黑色 , 但鳃丝组织本身并不变黑 。
七、瓶体虫
瓶体虫附着在对虾的鳃丝顶端附近,也附着在体表上,能使附着处的组织发炎充血,积累的血细胞往往变为黑色,因此感染严重时就出现黑鳃,降低了鳃的呼吸功能 。
从上述所谓“黑鳃病”的几种病因可以看出,鳃的外观呈黑色,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鳃丝本身组织变黑,例如镰刀菌和某些化学物质引起的黑鳃;另外一种是鳃丝组织并不发生明显病变 , 而是在鳃丝表面有许多寄生物或污物,如弧菌、丝状细菌、聚缩虫、瓶体虫或水中溶解的某些物质在环境条件变化时发生的沉淀或煤渣等的附着,都能使鳃呈现黑色 。但总的看来 , 所谓黑鳃病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是几种病共有的症状,并非哪一种病所特有,甚至有的对虾鳃变黑也不一定是一种病理症状 。因此笼统地叫做黑鳃病是不恰当的,不能反映该病的实质 , 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分别确定病的名称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