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鱼冬天怎么养殖( 三 )


二、注意事项
黑鱼食性大,排泄物多,短时间内就能将池塘水变肥 。肥水会使浮游生物大量的繁殖,从而使池塘水变得缺氧 。
黑鱼怎么养 黑鱼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黑鱼常见疾病
1、出血病
症状:胸鳍基部和靠近鳃盖后缘的体壁两侧有垂直鱼体侧线的出血条纹;出现出血症状,3-4天即有大批暴死的现象;6-9月份易暴发 。
防治:冬捕后要彻底清塘,饵料鱼投喂前需用食盐水消毒;用福尔马林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达20-30毫升/米3,或用二氧化氯溶液全池泼洒 , 使池水浓度达0.5克/米3,4-6天后重复1次 。口服鱼复康2号或鱼血散、鱼血康泰均可 , 用量按说明书使用 。
2、赤皮病
症状:鱼体体表局部出血、鱼鳞脱落,特别是腹部两侧,有蛀鳍现象 , 鱼体行动缓慢,病鱼常漂浮于水面,体弱无力 。常常继发水霉?。敝了劳?。
防治: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以免伤害鱼体;消灵0.5毫克/升或其他含氯消毒剂消毒 , 如三氯异氰脲酸、二氯异氰脲酸钠、二氧化氯等;口服鱼服康、鱼血康,每100千克鱼重用药250克或根据说明书使用,拌入饲料投喂,连服3-5天 。
黑鱼怎么养 黑鱼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黑鱼的人工繁殖
1、亲鱼选择:黑鱼亲鱼的质量是人工繁殖的关键因素,选择的年龄在2龄以上,体重为500-1500克的个体较适合 。应当选择已达到性成熟的,身体无病无伤,个体大而生长性能好的亲鱼 。
2、亲鱼配对:黑鱼亲鱼按1:1比例配对后直接放到产卵池中等待自然产卵,产卵池面积以0.1-3亩为适宜 , 最好池底深浅两部分深1米,浅0.3米,池内栽草或投草,透明度较大瘦水为好 。
3、人工催产:黑鱼人工催产要选择性腺到Ⅳ期末发育程度,水温在25-28℃,大体时间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人工催产药物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鲤鱼脑垂体效果较好 。
黑鱼怎么养 黑鱼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关于黑鱼的养殖技术就先讲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黑鱼的养殖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易的,不过大家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水质方面的问题,以免影响黑鱼的生长 。
请教各位大神?感谢邀请~
黑鱼的生活习性与食性、生长、生殖
(一)生活习性
黑鱼为营底栖生活的鱼类,栖息环境极其广泛 。所以说,凡蛙、泥鳅、鲫及各种水生昆虫群栖的场所都是黑鱼喜栖的地方 。黑鱼多潜伏在水深1米的浅水处 。黑鱼的生存温度为0-41℃,最适温16-30℃,春季水温回升到8℃以上时,黑鱼开始活动,由深水处游至浅水区觅食 。水温20℃以上时生长较快 。夏季天闷热降雨时,往往会跃出水外匍匐于岸边的湿地上 。秋季当水温降到12℃时 , 停止摄食;降到6℃下,转到深水处活动 。冬季水温过低时 , 埋于淤泥中越冬,只要冰下有水就能完全越冬 。黑鱼能耐低氧 。在浑浊缺氧的水体中亦能生存 。当水中缺氧时,鱼体可将头露出水面,借鳃上器官 , 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气体交换 。pH值:黑鱼一般均能在酸性和碱性的水域中生活 。黑鱼善跃:其跳跃能力很强 , 跳的也较高 。在有流水冲击和降雨时更易刺激黑鱼跳跃而逃跑,并常随水流逆行而上 。
(二)食性
黑鱼为凶猛肉食性鱼类 。主要以小型鱼类、虾类、蛙与蝌蚪、水生昆虫及其它水生动物为食 。随鱼体大小、季节和水体环境的不同,所摄取的食物的具体种类有所不同 。但无论如何,不会改变其肉食性营养类型的性质 。
(三)生长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