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儿童不宜打预防针 宝宝打预防针的地方肿了怎么办


哪些儿童不宜打预防针 宝宝打预防针的地方肿了怎么办

文章插图
一、哪些小孩不宜打预防针
并不是每个宝宝都适宜接种疫苗的,当宝宝出现下列情况时,则不宜进行预防接种,或应暂缓进行预防接种:
(1)小儿患感染性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性皮肤感染、活动性结核病、肺炎、急性传染病等引起发热时不宜预防接种,应待疾病痊愈后再接种;
(2)正在腹泻的小儿不宜服用小儿麻痹糖丸,必须待病好后两周方可服用;
(3)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未过检疫期者;家庭成员中有人正患活动性结核病,孩子与其又无法隔离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的孩子不宜接种;
(4)患有严重慢性疾病者,如肝病、肾炎、心脏病的儿童不宜接种;
(5)过敏性疾病,如严重湿疹、哮喘、过敏性体质者不宜接种;
(6)免疫缺陷性疾病、恶性肿瘤和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放射疗法、抗代谢化学疗法)为预防接种的绝对禁忌症;
(7)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儿童,不宜注射乙脑和百白破预防针,否则容易引起抽风等严重后果;
(8)严重营养不良患儿不宜接种,但轻、中度营养不良如无并发症不应列为禁忌症;
(9)最近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在6周内不应接种疫苗 。
(10)接种百白破三联混合制剂后,有严重的接种后反应,出现高热、抽搐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下次不能再用"百白破",可改用白喉、破伤风类毒素(二联制剂),因为这种神经反应通常由百日咳菌苗引起;
(11)患过麻疹、百日咳、结核等传染病的儿童,没有必要再接种相应疫苗 。
二、打预防针会引起的不良反应
预防接种可以提高儿童对多种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避免小儿患传染病,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按照我国卫生部的规定,婴儿必须在1岁以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等5种必须接种的疫苗接种 。此外,根据流行地区和季节可进行乙脑疫苗、流脑疫苗、风疹疫苗、流腮疫苗、流感疫苗、甲肝疫苗等接种 。
有的宝宝打了预防针后出现发热、哭闹、食欲不好等不适表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预防接种制剂对人体来说是一种外来的刺激,活菌苗、活疫苗的接种实际上是一次轻度感染;死菌苗(类毒素)对人体来说是一种异物刺激,因此,人体在接种后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局部和全身反应,也可能由于小儿本人的免疫功能异常而出现异常反应,但总的说来,这与传染病流行及个人患传染病后所造成的痛苦相比是极轻微的 。所以接种后应多喝水,注意休息、保暖,如果出现高热可服退热药,但如果高热持续不退或精神差,好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发生局部反应,要注意局部清洁,预防感染 。
三、打预防针的地方肿了怎么办
【哪些儿童不宜打预防针 宝宝打预防针的地方肿了怎么办】宝宝在在预防接种后,24小时左右可能出现局部反应,如接种部位有红、肿、热、痛等现象 。如果局部红肿较重,可以热敷(卡介苗接种后红肿严禁热敷) 。将干净毛巾浸入温水中,然后拧干,敷在红肿处,每次5分钟左右,早晚各一次,有利于消肿 。
中医认为,土豆有消肿散结的作用,新鲜土豆切片外敷,具有高渗作用,能缓解局部肿胀 。宝宝打预防针的地方红肿,可在注射后第二天用新鲜的土豆片敷,每次3-5分钟,每天3-4次,一段时间后就有立杆见影的消肿效果 。
宝宝打预防针的地方红肿时,家长要注意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建议2-3天不要沾水,避免孩子让手去搔抓,每天要碘伏外涂消毒,预防继发感染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