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外祖父真的一无是处吗 祖父母和外祖父是一样的吗


中的外祖父真的一无是处吗 祖父母和外祖父是一样的吗

文章插图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 它的一大贡献就是给我们塑造了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 ——外祖母 。外祖母是千千万万俄罗斯优秀女性的代表 , 对高尔基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 。
和外祖母形成鲜明对比的形象之一就是外祖父 。有关《童年》人物形象评论的文章 , 对外祖父的评价无一例外用都是如下词语:自私残忍、野蛮粗暴、独断专行、贪婪吝啬……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中 , 对于外祖父是这样评价的“外祖父粗野自私 , 经常毒打孩子 , 曾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觉……”
如此看来 , 外祖父真是一无是处 ,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如果不看原著 , 只读一些有关《童年》人物形象评论的文字 , 我们确实可以这样认为 , 但这样未免将外祖父形象标签化了 。读一读原著 , 走进字里行间我们可能会发现外祖父的另一面 , 我们也可能会明白外祖父这一形象对于高尔基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
毒打后的看望
外祖父脾气暴躁 , 一言不合 , 一事不顺 , 便会大打出手 。他甚至当着阿廖沙的面毒打外祖母 , 有一次居然将发针打进了头皮里 , 给阿廖沙心理造成很大伤害 。他对孩子更是毫不手软 , 常用浸湿的桦树条儿抽孩子 。阿廖莎将白布角染上宝蓝色犯错后 , 也体验了外祖父口中的“抽”是什么滋味 , 并因此大病一场 。
外祖父的狠毒 , 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
但是 , 外祖父接下来的做法 , 让阿廖沙相当意外 。他给阿廖沙带去了姜饼、糖、苹果、葡萄干当作礼物 , 还吻他的额头表示亲热 , 并且一直和阿廖沙聊天、讲自己的故事 , 直讲到天黑才走……
外祖父承认自己下手重 , 还告诉阿廖沙打他是为他好 , 但是不能让外人打 。在他的心中 , 打孩子是有理由支撑的 。阿廖沙确实犯了错 , 但面对错误 , 外祖父唯一的做法就是毒打 , 这当然是不应该的 。但这与他小时候的经历是十分相关的 。小时候他是孤儿 , 经常挨别人打 , 而且是无法想象地被别人往死里打 。这些自然会给他内心留下深深的伤害 , 成人后也便用这样的方式对待犯错的孩子和看着不顺眼的人 。
通过外祖父讲他小时候的事 , 我们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他小时候所受的苦和他不屈不挠地生存的意志 。
最重要的是 , 这是外祖父第一次和阿廖沙这样亲近的说话 。在阿廖沙心中 , 对外祖父的印象也发生了些许的变化 。
“我终于了解 , 外公并不讨厌 , 也不是那么可怕 。只是他毒打了我一顿的事儿 , 深深地烙在我心里 , 让我无法忘记 。”


教识字的温馨
阿廖沙从一开始和外祖父见面 , 就不喜欢外祖父 , 觉得他对自己有敌意 。但是 , 外祖父一开始就让娜塔莉亚教他识字读书 , 外祖父还经常过问他读书的情况 。娜塔莉亚去世后 , 外祖父便自己教他读书 。
a、b、c……先是一个一个地教 , 然后一个一个地问 , 并且用滚烫潮湿的胳膊搂住阿廖沙的脖子 , 兴奋地对着阿廖沙的耳朵吼那些字母 。外祖父做字母练习 , 顺着问 , 倒着问 , 打乱次序问……阿廖沙的热情也被他感染 , 扯着嗓子大声喊那些字母……外祖父笑起来 , 外婆的胳膊肘撑在桌子上 , 拳头顶着腮帮子 , 脸上也含着笑……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