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鸭聚堆怎么办

雏鸭聚堆怎么办,金定鸭的养殖技术?金定鸭是我国优秀的蛋鸭品种之一 , 目前在国内许多地区都有较大规模的饲养 。根据金定鸭的生理特征及生活习性,在饲养管理上可分为如下4个阶段:
一、雏鸭期的饲养管理雏鸭期是指从小鸭出壳至20日龄 。雏鸭出壳时体重平均42克左右,怕冷又怕热,气温应控制在25~32℃ 。雏鸭有喜欢聚堆的习惯,随着聚堆时间的延长可造成中底层雏鸭死亡 。为了避免这种损失,多采用夜间分笼小群关宿,每小笼20只左右 。雏鸭肌胃容积?。?为适应生长发育快的营养需要,应用全价雏鸭料进行饲喂,采用小量勤饲的方法,每昼夜可饲5~6次,每次喂时应保证饮水器充足、洁净的水 。雏鸭出壳24小时内要先给适量的饮水 , 然后开食,以利于消除胚胎期间积于消化道内的污物 。3~4天后要适当放于浅水中让其充分活动,以促进消化和新陈代谢,并可保持雏鸭身体清洁 。但因雏鸭尾脂腺不发达 , 羽毛的防湿较差,一般初放水中的时间不宜过长 , 必须根据当地气候情况灵活掌握 。另外还要注意水温变化,炎夏季节中午不能饮水,在寒冷季节早晚不能饮水 。7~8日龄时,可因地制宜进行放牧,海滩、田间、池塘、沟渠、河滩等 , 都是牧鸭的好场所 。在初放牧期间应掌握放牧时间 , 一般放牧至多数雏鸭上岸理毛时最适宜 。同时随雏鸭日龄的增长适当延长放牧时间,并慢慢训练鸭子对声响的条件反射,使鸭群听到人的叫声便能自觉集中,便于放牧管理 。鸭虽喜欢水中生活,但鸭舍及休息场地都要求清洁干燥,做到冬暖夏凉,寒冷季节要加垫草,喂用具要保持清洁 。鸭群应在1日龄进行肝病的防疫注射 。
二、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育成期的鸭是指20~40日龄的童鸭 。处于育成期的童鸭活泼好动,可随日龄的增加逐渐延长放牧时间,是训练放牧的最好时期 。饲料的饲喂可根据觅食情况灵活掌握,以鸭吃饱为准,适当补充全价颗粒料 。随日龄的增长 , 鸭个体的逐渐增大,饲料的消耗也增多,耐粗性随之增强 。为降低饲料成本,可逐步减少蛋白饲料,而增加适量的一般饲料 。放牧后鸭的休息场地要求安静 。同时应注意鸭群的生长发育情况,对一些生长较慢的鸭,应另外分出来,加强饲养管理 , 以便使鸭生长发育增快,确保鸭群生长一致,为成年鸭产蛋期一致奠定基础 。此阶段的鸭群可根据生长的发育情况及鸭群健康水平,大约在30日龄进行鸭瘟的防疫注射,并做好防疫后的管理工作 。
三、青年鸭的饲养管理青年鸭从41日龄至开产前,也称后备鸭 。这个阶段的鸭群较好饲养 , 鸭的体格壮,行动敏捷,觅食力强,耐粗饲,对气候的适应性强 , 生长发育快 。饲养管理应地制宜,充分利用室外进行放牧减少饲料补充,从而降低饲料成本 。在鸭群放牧不能吃饱时,应适当补充全价饲料以保证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 为产蛋打好基?。?使鸭早日产蛋 。在60日龄进行1次禽出败预防注射 。此阶段应注意调整鸭群体况,不可太肥,也不可太瘦,以利于鸭群开产后能高产、稳产 。四、成年鸭的饲养管理具有产蛋能力的鸭称成年鸭 。在饲养方面要保证充分的饲料供给,特别是蛋白饲料,要保持长期的稳定性,切不可随便更换 。若需要更换,必须注意气候及鸭的肥、瘦程度和产蛋情况,逐步更换 。更换时若发现产蛋明显下降或其它不正常现象,必须加强管理措施或停止更换 。对放牧要有长远的计划与安排 , 以保证牧区的稳定性,否则产蛋期间转移牧区亦会降低产蛋率,特别是淡牧区产蛋期间更不能随便转移至咸牧区 。在非转移不可的时候,应采取逐步过渡,同时加强对产蛋母鸭的营养补充,严加管理,否则会引起严重停产 。在成年鸭的饲养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勤照顾 。勤饲:定时、定质、定量,日餐做到食不太饱,也不太饥 , 晚餐必须充分饲饱,使鸭群饱嗉过夜,满足其营养需要 。勤赶:是加强牧鸭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 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场 , 又可促进牧鸭的新陈代谢,增进食欲,使母鸭勤于觅食;须注意,空腹快赶,饱腹慢赶,严防因暴赶造成鸭群严重惊扰,对产蛋不利 。勤照顾:适当安排鸭群的采食和休息时间,注意气候的变化,要做到冬暖夏凉,根据需要适当增加夜饲,严防禽兽惊扰;经常更换垫草 , 保持鸭舍内外环境清洁卫生 , 干燥通风,严防疾病的发生等 。这些都是促使金定鸭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