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大便2到3次正常吗 出现便秘该怎么办


一天大便2到3次正常吗 出现便秘该怎么办

文章插图
一、一天大便2~3次正常吗
正常人,一般一昼夜排便1—2次,便量100~200克,质呈软腊肠状,棕色 。这种颜色,主要与血液中红细胞的生理变化过程有关 。血液中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超过了这个寿限就要被清除破坏,分解成胆绿素、铁和珠蛋白三种成分 。铁和珠蛋白多被机体重新吸收利用,而胆绿素却经过一系列的体内过程变为胆红素进入肠管,与食物残渣、多余的消化液、肠壁脱落细胞以及大量的细菌等混合在一起,经过氧化后排出体外,这就是大便 。由于人们进食的品种较多,食物又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因此也会一造成大便颜色的相应改变 。
当然有的人一天会排便3-4次,如果没有腹痛及大便性状的异常,也可视为正常现象 。每天1次的排便足以排除肠道废物,没有必要人为地使排便增加至3-4次 。因为对于没有养成每天3-4次的排便习惯者,机体没有生理性的排便条件反射,以致常无便意,排便成为负担,便秘可能日益加重 。
每日排便是正常的、也是最好的 。胃肠病学专家认为,如果粪便不是太松软或是太坚硬,人们从每天排便3次到每周3次都属于正常范围 。也就是说,排便有规律并不意味着每天都应该排便,而是自始至终保持稳定一致的习惯 。只有在排便频率发生突然变化时,才应引起注意 。
二、大便太粗是什么原因
肛裂的可能性比较大,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其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呈梭形或椭圆形,常引起剧痛,愈合困难 。
一疼痛:患者排便时,肛裂裂口内神经末梢受刺激,引起肛管内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疼痛刺激使肛门内括约肌收缩而又引起持续性疼痛,随时间推移肛门括约肌舒张,疼痛感减轻并逐渐消失,如此再次排便再次出现即形成反复性疼痛,这种现象称为肛裂周期性疼痛 。临床常见患者因怕痛畏惧排便,出现“怕痛----忍便----便干----更痛”的恶性循环现象 。
二便血:便血是肛裂的常见症状,时有时无,一般出血量较少,血常附在粪便的表面的一侧成条状形血迹和大便终末出现,或仅染红手纸,也常伴有粘液但不与大便相混,有时候也出现流血达到数毫升,这主要与溃疡底部有静脉丛损伤所致 。
三便秘:便秘是造成肛裂的诱发因素之一 。因为便秘经常刺激肠壁引起结肠痉挛,粪便内水分大量被吸收,一天不排便,粪便内的60%~70%水分被吸收,表现出大便头一段硬结,以后稀软或呈颗粒状,所以肛裂的病人大多均有不同程度便秘史,因大便干结,粪便的可变性减少,肛管皮肤容易损伤,形成肛裂后又因疼痛害怕大便造成恐惧性便秘,为了减少疼痛次数,不愿定期排便,粪便更加干结,疼痛也就愈剧烈,形成恶性循环 。
三、人体便秘原因有哪些呢
1、饮食因素 。一些人饮食过少,食品过精过细,食物中的纤维素和水份不足,对肠道不能形成一定量的刺激,肠蠕动缓慢,不能及时将食物残渣推向直肠,在肠内停留时间延长,水份过多吸收而使粪便干燥 。进入直肠后的粪便残渣因为量少,不能形成足够的压力去刺激神经感受细胞产生排便反射而引起便秘 。
2、排便动力不足 。排便时不仅需要肛门括约肌的舒张、提肛肌向上向外牵拉,而且还需要膈肌下降、腹肌收缩、屏气用力来推动粪便排出 。年老体弱、久病卧床、产后等,可因膈肌、腹肌、肛门括约肌收缩力减弱,腹压降低而使排便动力不足,使粪便排不干净,粪块残留,发生便秘 。所以老年人多出现便秘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