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塘氨氮过高怎么办( 四 )


一般虾塘清杂流程:
A、清杂:放水至水深10-30厘米左右,使用清塘药品清野杂鱼,及时捞出死鱼 , 3-7天排干所有水;
B、使用生石灰等进行塘底消毒并晒塘;
C、晒塘:最好能晒到塘底呈龟裂状,10-15天左右;
D、上水:先上水20-40cm浸泡3天,再上水至1米左右水深;
E、消毒:水上好后及时使用二氧化氯或者聚维酮碘消毒;
F、解毒:消毒后24小时,使用果酸类解毒产品对水体进行解毒;
G、肥水:解毒后24小时,使用肥水产品和菌制剂对水体进行肥水和补菌 。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养好小龙虾的第一步,从清好塘开始!
希望大家少走弯路,多赚钱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
虾塘好多枝角虫用什么药杀?池塘中枝角类繁殖起来了,水质开始变清,我们到底应不应该处理呢?如果要处理,应该如何处理?对虾放苗后,枝角类繁殖起来,水质开始变清,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应对?
对虾放苗后,往往会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pH值偏高的情况,影响虾苗的成活率,如果这时池塘中有少量枝角类能够控制水质,藻类不会过度繁殖 , 同时,枝角类可以做为天然饵料,营养丰富 。但是大量爆发也是很头疼的事情 , 水质变的很清,很难肥水,会造成水体中溶氧不足,氨氮和亚硝酸易产生 。所以适当控制池塘中枝角类还是很有必要的 。
要想更好的处理枝角类的问题,首先简单普及一下枝角类的知识 。
一、枝角类介绍
1、枝角类俗称水蚤或红虫,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双甲目、枝角亚目 。
2、他们大多数生活在淡水水体中 , 仅少数为海水中生活 。一般营浮游生活,是淡水水体浮游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经济鱼类的优质饵料 。可调节控制轮虫、原生动物、藻类等的发生和发展 , 也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指示生物 。
3、大小在0.2-3.00 mm之间 。
4、 躯体包被于两壳瓣中,体不分节(薄皮溞例外) 。头部具一个大复眼 。第一触角小,第二触角发达为双肢型,为主要的游泳器官 。后腹部结构、功能复杂,胸肢4-6对兼具滤食、呼吸功能 。
5、 一般营浮游生活 , 运动速度缓慢 。
二、枝角类的分类
分类的主要依据:
头部:甲壳背面是否有颈沟与躯干部分开;腹面第一触角之间或稍前方是否有突出的吻及其大小、形状;单眼的有无和大?。坏诙ソ堑母彰剑涣讲嘤赏芳自龊裥纬傻目腔〉男巫?。
躯干部:壳瓣后背角或后腹角是否延长成壳刺;壳瓣表面是否有花纹或小刺;胸肢的数量和形状;后腹部的形态及其结构 。
单足部:体长大、不侧扁 , 具6对近圆柱形的游泳肢,外肢完全退化 。仅薄皮溞科(Leptodoridae)、薄皮溞属、透明薄皮溞(Leptodora kindti)一种 。
真枝角部:体较短、略侧扁,具5-6对叶状胸肢,或4对近圆柱型的游泳肢,外肢不退化 。
据统计,全世界总计有枝角类11科,约65属440种 。除圆囊溞科海产,其余绝大多数分布在内陆水体中 。我国已发现的枝角类隶属于10个科,单肢溞科物种在我国尚未发现 。我国已描述的枝角类约130多种 , 约占世界总数的1/3 。其中大眼溞科和长棘溞科在我国各发现1种,只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新疆,各地普遍分布的枝角类多隶属于其余8个科 。
三、枝角类的食性及捕食
滤食性枝角类从水中滤取细小的食物 , 如细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以及有机碎屑等 。捕食性枝角类用胸肢捕捉其他动物为食 。还有些枝角类兼具捕食和滤食功能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