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症状 溶血性链球菌的基本知识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症状 溶血性链球菌的基本知识

文章插图
一、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性溶血性链球菌常可引起皮肤、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呼吸道感染、流行性咽炎的爆发性流行以及新生儿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猩红热和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变态反应 。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性与其产生的毒素及其侵袭性酶有关,主要有以下几种:
1、链球菌溶血素:溶血素有O和S两种,O为含有-SH的蛋白质,具有抗原性,S为小分子多肽,分子量较小,故无抗原性 。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症状 溶血性链球菌的基本知识】2、致热外毒素:曾称红疹毒素或猩红热毒素,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会引起局部或全身红疹、发热、疼痛、恶心、呕吐、周身不适 。
3、透明质酸酶:又称扩散因子,能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故能增加细菌的侵袭力,使病菌易在组织中扩散 。
4、链激酶:又称链球菌纤维蛋白溶酶,能使血液中纤维蛋白酶原变成纤维蛋白酶,具有增强细菌在组织中的扩散作用,该酶耐热,100℃50分钟仍可保持活性 。
5、链道酶:又称链球菌DNA酶,能使脓液稀薄,促进病菌扩散 。
6、杀白细胞素:能使白细胞失去动力,变成球形,最后膨胀破裂 。
二、溶血性链球菌的检测1、样品处理:取25g固体(或25mL液体)检样加入225mL灭菌生理盐水,制成混悬液 。
2、吸取5mL混悬液接种至50mL葡萄糖肉浸液肉汤,或直接划线于血平板(如检样污染严重,可同时接种5mL至匹克氏肉汤),36℃培养24h,接种血平板,36℃培养24h,挑起乙型溶血圆形突起的细小菌落,在血平板上分纯,观察在液体和固体中的培养特征、溶血情况及革兰氏染色、形态,并进行链激酶试验和杆菌肽敏感试验 。
3、链激酶试验:吸取草酸钾血浆0.2mL,加0.8mL灭菌生理盐水,混匀,再加入链球菌18-24h36℃肉浸液肉汤培养物0.5mL及0.25%氯化钙0.25mL,混匀,置于36℃水浴10min,血浆混合物自行凝固,观察凝块重新完全溶解的时间,完全溶解为阳性,如24h后不溶解即为阴性 。同时用肉浸液肉汤做阴性对照,用已知的链激酶阳性的菌株做阳性对照 。
4、杆菌肽敏感试验:取典型菌落的菌液涂布于血平板上,用灭菌镊子夹取每片含有0.04单位的杆菌肽纸片置于上述平板上,36℃培养18-24h,如有抑菌圈出现即为阳性 。用已知的阳性菌株做对照 。
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症状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引起呼吸系统,心脏系统疾病,其感染机制目前尚无明确说法,但常见的还可引起风湿热.风湿热是一种由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身性结缔组织炎症,主要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临床表现以心脏炎和关节炎为主,可伴有发热,毒血症,皮疹,皮下小结,舞蹈病等.急性发作后常遗留轻重不等的心脏损害,尤以瓣膜病变最为显著,形成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或风湿性瓣膜病,风湿热造成的关节损害可自行回复,但心脏的损害不可逆.不论从咽部是否证实有链球菌感染,均需使用抗生素.
临床表现溶血性链球菌常引起呼吸道和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咽炎和急性扁桃体炎,皮肤软组织感染包括丹毒,链球菌脓皮病及其他感染.急性咽炎和急性扁桃体炎.起病急骤,高热伴有畏寒或寒战,体温在39C左右.咽痛明显,吞咽时加剧.并有全身酸痛,乏力,头痛等,也可出现恶心,呕吐及腹痛.咽后壁充血水肿,扁桃体及其周围组织肿胀,充血,上面覆有点状或片状黄色渗出物.颈及下颌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发热—般持续3日~5日.数周内肿大的扁桃体及淋巴结可以消退.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