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要经历21次蜕壳的大闸蟹 大闸蟹要蜕壳多少次( 二 )




三、最适温度与养殖




中华绒螯蟹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2-30℃之间,统计2019、2020、2021年度4-8月份日均温在此范围的积温发现,2021年的最适积温在8月26日达到2448℃,同时期2020年为2137.5℃,2019年为2061.5℃(见表2) 。推测2021年中华绒螯蟹规格整体会偏大 。有效积温高,中华绒螯蟹生长速度快,机体的抗性需要加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将较为敏感,特别是2021年8月份南风偏少的情况下,水环境的变化将对中华绒螯蟹造成影响 。在养殖过程中营养的补充就成为了限制因子 。


月份
2021(℃)
2020(℃)
2019(℃)
8
714.5
344
608
7
684.5
701
515
6
713.5
657.5
675.5
5
335.5
409
263
4
0
26
0
积温和
2448
2137.5
2061.5
■ 三年度日均温在22-30之间的积温(表2)


四、2021年度高温对养殖的影响


2021年在7月10日-7月16日出现了连续7天30度以上的日均温,是2014年-2021年之间的最高温(见图2、3) 。7月的第二个10天正值中华绒螯蟹蜕四壳的关键阶段,对在适宜范围生长速度较快的中华绒螯蟹(22-30℃积温和2448度)来说,将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高温伴随着高pH值,这时将有一部分中华绒螯蟹受到影响,机体免疫力降低,蜕壳后恢复变慢,断断续续出现死亡的现象 。


(回顾一下这八的来的整体养殖状况,2014年发生了水瘪子病,这一年在8月份持续低温(见图3) 。2015、2016年水瘪子出现,持续受水瘪子影响 。2017年在7-8月份有持续35天的超高温,7月份最高气温达到38-39度且持续了6天(见表3),这一年中华绒螯蟹损失8年来最大 。2018、2019年整体养殖产量规格都较高,且发病率整体不高,效益较好 。水瘪子现象极少出现,有养殖专家分析可能受到2017的高温,蟹种得到了重新洗牌有关 。2020年7月份持续降水,中华绒螯蟹规格也较大,因低氧损失严重) 。当前来看规格应该较2020年有优势,但仍然存在低氧的问题 。


日期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平均
天气
风向
2017-07-21 周五
38
29
33.5

南风3-4级
2017-07-22 周六
38
29
33.5

西南风3-4级
2017-07-23 周日
39
29
34

西南风3-4级
2017-07-24 周一
39
29
34

西南风3-4级
2017-07-25 周二
39
29
34

东北风3-4级
2017-07-26 周三
38
28
33

东风3-4级
■ 兴化地区2020年最高气温高于38度数据表(表3)


2021年四壳以后开始进入阴雨天,对池塘管理的要求增大,当前出现较多的软壳蟹,且不容易治愈 。阴雨天,烂草、低氧 。立秋以后,早晚温差变大,表层水温降低,水体上下的对流也时有发生,中华绒螯蟹的压力进一步增强 。


■ 8年度7月份日均温趋势图(图2)


进入8月份以后,2021年的温度走势与2019年相类似,温度缓慢下降,整体较为平稳,此时最重要的是溶氧与机体能量与蛋白质的补充,营养是否充足将决定中华绒螯蟹的品质及上市时间 。生长速度较快的中华绒螯蟹对外界的刺激较为敏感,保持水环境的持续稳定必须要重点重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