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塘养多少泥鳅( 三 )


日常看管稻田养鱼的日常看管,要求细心、恒心兼备,要持之以恒 。每天早晚要分别巡田 , 查看水位、水质、鱼病、鱼类摄食和防逃设施等情况 。对田埂及拦鱼网栅要经常检查,预防漏水和溢水逃鱼 。下大雨时要及时排水,并查看网栅堵塞情况,及时清除杂物 , 确保排水畅通 。还要防止水蛇、黄鳝、鸭子等天敌对鱼造成危害 。巡查田埂时发现鼠洞和黄鳝洞要及时堵塞 。平时稻田应尽量灌深水 , 水稻收获后应立即加深水位 , 以满足鱼类生长的需要 。起鱼时应选择晚上缓慢放水 。
农村怎么利用庭院养殖泥鳅黄鳝?如果只是自己吃,养着玩也可以 , 数量也养不多,一口缸顶天也只能养50只,多了泥鳅就容易生病死亡 。主要是由于拥挤,身体擦碰缸壁容易划伤 , 皮肤就开始发炎、腐烂,最终死亡!而且饲养起来也很麻烦 。
因为泥鳅是底栖鱼类,喜欢生活在有淤泥的水流速较缓的环境中,而且泥鳅还特别喜欢钻洞 。所以,使用大水缸养泥鳅时,我们首先要在水缸的底部铺层泥土,淤泥最好 。底层泥土准备好后,在水缸内加入半米左右深度的水 。如果使用自来水的话,最好在阳光下晒3-5天的时间,消除氯气之后再使用 。因为泥鳅在气温高于30度,低于5度时,都会钻入泥土中休眠 。所以,在水缸中养泥鳅时,注意要可以照射到阳光,阳光又不能太猛烈 。水缸面积毕竟狭小,水质容易浑浊,所以要隔5-10天左右,换水一次 。每次换水,要换掉三分之一左右的缸水 。
做到这些,泥鳅的成活率才会高些 。但是,泥鳅也长不了太大,创造不了什么经济价值 。大水缸养泥鳅一般是做为暂养存在的,不会养殖太久 。比如:泥鳅做为饭店的食材 , 先在水缸里存放,随卖随用 。再比如:有野外捕捉回来的泥鳅,先放水缸里养着 , 等抓的多了再一起去贩卖 。所以 , 大水缸临时存放的意义大于专门养殖,收益也不高!
泥鳅常规的养殖方法一般有哪些呢?
池塘养殖泥鳅是最多、最常见的方式;稻田养殖泥鳅是最经济,价值最高的方式;网箱养殖是最好打理、管理的方式;还有就是室内养殖是成本比较高的方式 。
大缸养殖 , 个人觉得更接近于室内养殖和网箱养殖 。
网箱养殖需在河道或池塘,受条件限制可以排除 。那么,大缸养殖的场所更接近室内养殖的性质 。可以将庭院摆放大缸的场地适当扩大 , 修建成池塘 。池塘一般选在向阳避风的地方,有水源最好了 。池深一米左右,由砖石砌成 , 然后将池子用水泥抹平!待干后 , 底部铺上20公分的肥泥,注上50公分的水就好了 。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活在15—30℃范围内 , 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 。
如何进行泥鳅养殖呢?
放种一切准备就序,就可以放种了!“夏至”是养殖投放的最佳期,要抓住时间投放种苗 。鳅苗可以去市场上买,也可以自己捕捉,按每平米1斤到1.5斤投放 。苗要选择体壮无伤的,大小均匀的 , 基本上要保证一批差不多一样 。性别,按照三母一公搭配 。
雌雄的鉴别方法,可观其外表:雄的头尖,胸鳍窄长,身体与尾端一样粗细 , 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雌的头呈椭圆平型 。
喂食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几乎什么都吃!黄粉虫,蝇蛆,豆糠,麦麸等等 。定点投时,一次性不用喂太多 。
追肥泥鳅平时靠着水里的微生物生活,所以可以在池塘的四角,堆积少量的有机肥 , 比如牛粪、鸡粪等 。时间长了要勤换水,一星期左右换一次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