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法螃蟹养殖( 二 )


17
/24
老塘口的插苗在7月份中旬左右 , 入塘圈养,豆苗(每斤(250头一300头) , 每亩1.5斤左右,并在10月一12月期间进行饿苗,保持豆苗的老头苗化现象在10%范围内,个体重不能超过50头/斤 。合理控制营养摄入是关键 。
18
/24
春苗,为60头大苗800头每亩,清明前15天左右下塘 。
19
/24
种草,蟹大?。此荩?水草很大程度上决定河蟹的规格和产量,水草在池塘养蟹中作用重大 , 是河蟹养殖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 , 水草种植面积占池塘面积的50%以上,要几种草混种,防止水草虫害过多要割掉,过少要移植高温季节及时捞除腐烂的水草 。
20
/24
按照不同生长期控制水草的覆盖率 。春季占20-30%,夏季占55%,秋季占30-40%,水草过少时 , 应适当进行补种或移栽,水草过多时,应及时采取割茬清除、缓慢加深池水、增加池底溶氧等技术措施 。水草应控制在水面向下20-30厘米为最佳 。水草应注意防枯萎、烂茎、变黄、烂根、粘泥、疯长等,具体情况应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及时加以处理 。
21
/24
做好水质调控 , 水质调控是关键 , 高温季节每2-3天加水1次,持续高温边加水边换水,同时采取增氧措施 ,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使用底改和微生物制剂来改善底质和水质,达到生态养殖的目的 。做好5月一8月低的,每三日检水质的工作,及时发现问题 , 防治水害,比药治水害有效的多 。
22
/24
当春苗下塘后,我是第一时间及时调节水位的 。要把握“春浅、夏满、秋适当”的原则,分三个阶段进行水位调节 。3-5月份水深掌握在0.5-0.6米,深沟保证1米,6-8月份控制在1.2-1.5米(高温季节可适当加深水位),9-11月 稳定在1.0-1.2米,沟中水1.米5 。特别要注意蟹蜕壳期间应保持水位的稳定,不要轻易进水,出水,防应激反应 。
23
/24
换水时先排除池底老水(底水一般会在深沟内流换,所以回形沟很有必要深宽,后灌入外河新鲜水源,分三一四次换 。每次换水量控制在池水的1/5 , 加水应选择在凌晨或上午进行,不宜在傍晚加水 。
24
/24
病害防控,以防为主 。防重于治,主要是做好增强河蟹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河蟹成活率,生态防病是确保河蟹养殖的 。总的来说 , 治蟹?。?分消杀和药抗两种办法 , 一种消灭水中毒素和寄生虫,附生菌 。一种病毒体内的,抗生素治疗法 。
螃蟹养殖技术?1、池塘的条件和工程要求
河蟹昼伏夜出,喜溶氧高的清洁水体 , 怕强光 , 爱安静 , 水温10℃以上开始摄食 , 15℃左右蜕壳生长 。20~28℃为生长旺盛期 , 因此池塘结构应适合它们的习性 。
⑴面积水深 。一般以2~5亩为宜,水深通常保持1米左右 。
⑵池塘结婚 。池坡1:2.5 ,池坡处设蟹穴,约占面积的20%~25%;池中要建“暗岛”供蟹打洞,进食和蜕壳 。
⑶水质 。水质不宜过肥,透明度保持30~50厘米 。水质过肥容易缺氧,严重时还会引起死亡 。水源以江河水为好 。
⑷暗岛 。暗岛是河蟹打洞,吃食和蜕壳的场所,一般低于水面10厘米 。在蜕壳的暗岛上不要投食,防止河蟹因觅食而残杀“软壳蟹” 。
⑸防逃墙 。河蟹两栖,又能攀高,有很强的活动能力,在饲料不足,水质变坏,缺少隐蔽物时,常作迁移或外逃 。因而一定要在池周筑~60厘米高的防逃墙,可以用砖砌抹水泥也可用玻璃、塑料、金属等材料 , 但一定要光滑 , 无附着点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