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对虾烂鳃怎么治( 四 )


判断方法
1、导致对虾游塘的病毒性疾病包括红体病、白斑病、传染性皮下组织坏死病以及黄头病等 。目前来说 , 给养殖户带来危害最大,传染范围最广,损失最惨重的仍是红体病和白斑病 。红体病的判断可以依据以下三个条件:第一点看身体发不发红,第二点看肠胃有没有食物,第三点就是看头胸甲容不容易剥离 。如果上述三点的症状都具备,那么说明是急性红体?。蝗绻龇锨傲降?nbsp;, 说明对虾是慢性红体?。蝗绻鲇械谝坏阒⒆矗蛴锌赡苁怯ば院焯澹蟛宀室灰惩?) 。白斑病前期时,斑点很小,跟针尖差不多,肉眼很难判断,必须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到了中后期,剥开头胸甲对着光可以看见梅花状或者圆点状白斑 , 如果内部还带有黑点,甚至是穿孔的话,那么说明是急性白斑病
2、黑鳃、黄鳃、烂鳃、黑斑、肠炎等细菌性疾病所引发的游塘相对较好判断,根据病虾的鳃部、粪便等异常基本可以诊断;
3、引发虾游塘的寄生虫病最常见的是纤毛虫病,该病前期肉眼较难发现,一般要在显微镜下面观察,严重时肉眼可以在虾游泳足和体表发现黑色纤毛 , 甚至全身长毛 。
还有当暴雨过后,对虾出现游塘的几个原因:
1、环境突变引起对虾应激性游塘
污染的池底易被连续的大风、大雨搅浑,虾池水环境中理化因子变化或毒害因子含量超标 , 致使大量有益藻类死亡,池水突然变清或虾塘浮游生物组群发生变化(即“倒藻”),水质恶化 。
方法:
1、在天气发发生变化时 , 注入新水,提高虾池水位 。
2、在天气急剧变化前,全塘泼洒有机酸或降解重金属等有毒成分和增加水体的通透性 。为对虾创造了舒适的环境 , 然后泼洒抗应激制剂(如“元素“、“乳酸纯菌),增强对虾的抗应激能力 , 如连续遇到降雨时间过长,可中途泼洒生石灰1—2次,按每亩/米10—12kg使用 。
2、缺氧性游塘
在养殖过程中 , 当水体溶解氧不足时,对虾便会成群结队的浮游到溶氧较多的水面呼吸氧气 。此现象为缺氧性游塘﹙俗称“浮头”﹚,缺氧造成的游塘现象出现在各养殖阶段 。因池塘养殖密度过高,投饵过量,池水恶化 。水色发绿、发红或变黑,在傍晚下雷阵雨极易发生 。游池大多发生在凌晨,有时也会在上半夜开始,甚至发生在白天,养殖户可根据水质,天气情况而得以确诊 。
方法:
缺氧性游塘时,应打开增氧机增氧;抛洒化学增氧剂;向池内注入新鲜水 。浮头期间停止投饵,待氧气状况彻底好转后再投喂 。
3、氨氮、亚硝酸盐超标引起的游塘
正常养殖水体亚硝酸盐氮的含量低于0.1mg/L(淡水)或0.5mg/L(海水),氨氮浓度低于0.2mg/L(淡水)或0.6mg/L(海水)时,对虾能够正常生活,不会造成任何健康损害,但如果超过这个数值会导致对虾体内多种酶活性降低,降低血液的输氧能力,破坏鳃丝上皮组织 。导致氧气与废物交换不畅和肝功能衰竭 , 对虾骚动不安,出现爬边(爬沙)现象,甚至在水表层无规律群游或散游 。
4、PH不适引起的游塘
PH低于6.5时,对虾呼吸节奏加快 , 代谢频率增加 , 同时酸性水能使虾的血液PH下降 , 血液中氧的分压降低,造成血红蛋白运输氧的功能发生障碍;同样PH值高于9.2时 , 水体中有害因子毒性增强 , 对虾肝脏负担过重,排毒不及时导致对虾中毒、窒息死亡 。
5、底质恶化引起的游塘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