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四大名楼有关的诗词 四大名楼 诗词( 二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这是一首“擅千古之奇”的揽胜名作 。
前半部分虚写:仙人乘鹤而去,白云悠悠,一去不返,空余黄鹤楼 。后半部分实写登楼之景:汉阳的景与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依旧萋萋,暮色茫茫里,烟波沉沉,哪里才是家乡?
传说之景与现实之感,融合在一起,谱写成一首壮丽的诗篇,让位于楚天大地的这座黄鹤楼,流芳百世 。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而诗仙李白的写于黄鹤楼的送别诗,亦让黄鹤楼更加声名远播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黄鹤楼上,烟花三月,与君相别 。浩浩长江,孤帆远去,消失在碧空,唯见天边的江水,滚滚向东流 。
一首惜别诗,在李白的笔下,意境全开,飘逸灵动,不见哀伤,只见乐景,彷如站在黄鹤楼上,见到的滚滚长江,它是浩瀚的,也是望不尽的 。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三、岳阳楼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这句被中国历代士人奉为立世格言的名句,也使得岳阳楼闻名于天下 。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自古就有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唐代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 。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登览胜境,凭栏抒怀,并记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唐杜甫的《登岳阳楼》,唐刘长卿的《岳阳楼》,南宋陈与义的《登岳阳楼》等,都是不朽的诗篇 。
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 (唐)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杜甫的一生,是漂泊凄苦的一生,晚年时节,他顺江辗转多地,登上慕名已久的岳阳楼 。
眼前是波澜壮阔的洞庭湖,吴楚分隔两地,乾坤仿佛浮于湖面之上 。身边并无亲朋,孤舟之上,只有年老多病的自己 。关山外战火未停,凭栏遥望不免泪流满面,感慨万千,泼墨写下了这首《登岳阳楼》 。
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 。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 。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这也是杜诗的伟大所在 。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岳阳楼
作者:刘长卿(唐)
行尽清溪日已蹉,云容山影两嵯峨 。
楼前归客怨秋梦,湖上美人疑夜歌 。
独坐高高风势急,平湖渺渺月明多 。
终期一艇载樵去,来往片帆愁白波 。
刘长卿的这首七言律诗,写的也是登岳阳楼所见到的景色,字里行间并不见愁绪,读来又含了淡淡的哀思 。
顺着清溪到尽头时,已是日落西山之时,高耸的山峰与半山的云朵交相辉映 。楼前归来的客人埋怨秋梦被惊扰了,而湖上的美人却怀疑是歌声太吵闹 。独自坐在高楼,夜风疾疾,看着眼前平静浩渺的湖水,明月悄无声息的倒映湖面上 。终究会随舟而去,往来的船帆激起浪花,却让人不由得悲凄 。
刘长卿,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但这一首七律《岳阳楼》,写法也不逊于其他诗篇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