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用渔药有什么危害( 三 )


5.合理投喂渔药 渔药是用于预防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病虫害的物质,如果使用不当,极易在鱼体内残留 , 造成鱼的质量不合格,因此要慎重使用 。渔药一般包括杀菌剂、灭虫剂、水质改良剂等 , 目前一些传统渔药已被禁用,如氯霉素、呋喃唑酮、五氯酚钠、孔雀石绿、磺胺噻唑、泰乐菌素等32种渔药,不能在水产养殖中使用,在选用渔药时应特别注意 。
蛭弧菌在水产为何禁用?蛭弧菌不属于渔药范围内,农业部于2015年10月1日起禁止使用噬菌蛭弧菌微生态制剂 。蛭弧菌是寄生于其他细菌(也可无寄主而生存)并能导致其裂解的一类细菌 。最近一直听人讲,说国家农业已经禁止生产噬菌蛭弧菌了 。那么噬菌蛭弧菌为什么禁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294号》为加强兽用生物制品标准管理工作,确保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我部组织开展了兽用生物制品标准清理工作 。经研究,对不符合当前国家动物防疫政策、存在较大生物安全隐患、已被新产品取代且至少5年无企业生产,以及检验项目不全、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81个兽用生物制品标准予以废止 , 自2017年1月1日起 , 停止经营、使用上述81个兽用生物制品 。其中第13项就是噬菌蛭弧菌微生态制剂
渔产养殖有什么污染?总的来看,水产养殖与水环境污染之间不是一个简单划等号的问题 , 只有出现了不协调 , 才会带来水环境污染问题 。
养殖水域污染有外部的因素,也有内部的因素 。严重污染只是个别地方才会出现 。我国每年养殖水产品的总量是5000多万吨 , 总体上水产养殖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不是像有些媒体炒作的那么吓人、那么严重 。尽管如此 , 国家也必须对水产养殖带来的负面影响给予高度重视,这一点毫无疑问 。
从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看,养殖水域周边的各种污染 , 严重破坏养殖水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用地不断扩张,使水产养殖水域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 渔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从产业发展的内部环境来看,水产养殖布局不尽合理,如部分地区近海养殖网箱密度过大 , 水库、湖泊中的养殖网箱网围过多过密,而一些可以合理利用的空间(如深远海、水稻田、低洼盐碱地等)却没有开发或者开发利用很不够;一些落后的养殖方式亟待转变,产业的规模化、组织化、品牌化程度较低 , 等等 。
水产养殖水体中的污染物主要来源是养殖过程中的投入品 。饵料和水产肥料是现今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必需品,水产养殖品种几乎都是异养生物 , 在目前高生物负载量的水产养殖模式中 , 人工投饵是水产品重要的营养和能量来源 。
但在养殖过程中很多养殖户过分追求高产高效 , 向水体过量投入饵料、肥料等外源营养物质,投放方法、用量不科学会导致饵料剩残过量,投入品无法被水产品完全消耗 。
饵料剩残量根据饵料本身在水中的稳定性及养殖生物取食的易得性有所不同 , 有实验资料显示在部分池塘和网箱养殖过程中,残饵量可高达20%—30% 。大量残饵、肥料和生物排泄物沉降堆积,会在水体中析出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耗氧有机物等,这些物质分解转化会消耗大量溶解氧,导致养殖生物缺氧 。
有机物氨化作用产生的氨会损伤鱼鳃表皮细胞导致养殖动物免疫力降低;氨转化成的亚硝酸盐则具有低毒性,可使鱼类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升高,载氧能力下降 , 造成组织缺氧、神经麻痹甚至死亡 。氨氮对幼体的毒性更加显著 , 通过日本对虾幼体的研究发现,随着氨氮浓度的增加各期幼体死亡率明显升高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