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加密技术真的可以重建社会信任吗?


下 加密技术真的可以重建社会信任吗?

文章插图
解决方案:基于区块链和预言机的信任网络
设想一下,我们是否可以开发一个基础架构,使交易对手方无须相互信任,也不用通过第三方来监督各方履行承诺,就可以保障公平的结果呢?而且这个基础架构中还没有任何中心化的管理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这个基础架构必须要遵循两个关键的设计原则,即:最低程度的寻租行为以及信任最小化的执行 。
最低程度的寻租行为指基础架构在辅助用户交互时,尽量消除寻租行为 。这个基础架构不同于一般的盈利型企业,其唯一的作用就是将用户联系在一起,除此之外不追求任何经济回报 。比如,交易费非常低的金融市场,用户可以在其中交易金融资产 。
信任最小化的执行指流程准确运行的概率非常高,从统计学上来说,这个概率几乎为100% 。也就是说,用户不用信任这个基础架构,因为它本身具有极高的确定性,所有可能影响流程的潜在变量都已经被消除或减少了 。因此流程不按照代码执行的概率几乎为零 。虽然完全无须信任是一个终极的理想状态,但也有些人把这类基础架构称为“无须信任的基础架构” 。
区块链结合了以上两个特质,为用户提供最低程度的协调并以信任最小化的方式执行代码 。这是因为区块链没有中心化的管理员,取而代之的是去中心化的计算机网络,基于经济激励机制维护账本,账本中记录了网络中数据和资产的所有权 。每次有用户创建新资产,将现有资产转账给其他用户,或者在区块链上储存数据,去中心化的节点网络都必须针对每次交互的有效性达成共识,然后才能发布在链上 。比如,一个用户想要将资金从一个账户转到另一个账户,区块链需要先验证这个账户里有足够的资金完成交易,然后才能执行交易 。
区块链结合了去中心化的共识和加密技术,为加密事实奠定了基础,即:基于已经储存在区块链账本中并被认为是事实的历史数据,对新交易进行验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区块链是确定性的,因为审批新交易不需要额外的或外部的数据 。
在传统银行支付系统中,银行是用户之间可信的托管方;而在区块链支付系统中,区块链是信任最小化的非托管式中间方 。
在许多人看来,区块链是基于cryptocurrency的支付系统 。但区块链通过智能合约可以实现的功能远非如此 。智能合约基于“如果达成条件x,则执行y”的代码逻辑在区块链上运行,并且具有不可篡改性 。开发者可以使用一个或以上的智能合约打造去中心化的应用(下文简称dApp) 。智能合约中包含了用户与dApp交互时必须满足的条件 。
预言机是开发高级去中心化应用的关键要素 。区块链因其独特的安全模式而无法直接与外部世界连接,就好像一台无法连接互联网的电脑一样 。预言机为区块链提供了基础设施,将其连接至外部数据和系统 。有了预言机,智能合约就可以利用外部数据来触发执行(如:利用体育比赛结果结算预测市场);将数据发送至外部系统,以进行结算(如:发送支付消息以执行银行支付);与其他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交互;以及在链下展开计算 。因此,区块链可以实现混合型智能合约,一个应用中包含链上和链下两个模块 。
Chainlink独创了去中心化的预言机网络(DON),实现了信任最小化的预言机服务,并消除了预言机提供商的寻租空间 。Chainlink去中心化预言机网络的出现催生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智能合约用例,其中包括去中心化金融(DeFi)、非同质化通证(NFT)、Play-to-Earn游戏(P2E)以及去中心化保险等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