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料品牌走向何方 中国品牌的饮料( 二 )


2007年,王老吉销售额达到90亿元,一举超过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大牌饮料,成为中国罐装饮料第一品牌,加多宝也成为继健力宝之后唯一一个,在国内市场打败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国产饮料品牌 。
2010年,广药旗下“王老吉”品牌价值被评估到1080亿元 。“王老吉”这个在广东本土的百年老品牌在陈鸿道手中仅用了短短10年就做到了凉茶界的巅峰,陈鸿道“凉茶大王”的名声也不胫而走 。
按理说王老吉的生意越好,陈鸿道应该更开心才是,但陈鸿道有些惆怅 。他租的“王老吉”商标期只有20年,那20年以后该怎么办呢?
为此,陈鸿道多次和广药集团商量签署补充协议 。陈鸿道终究是太过功利,为了留住王老吉这棵摇钱树 。他在2002至2003年先后三次共向时任广药集团董事长的李益民行贿300万元港币 。促成广药集团和加多宝公司签下史上最低廉的商标租赁合同,造成数亿元的国有资产流失 。
精明一世却糊涂一时的陈鸿道以为可以就此拿下王老吉 。但没想到,2004年,广药集团启动内部自查,李益民因钱款不明事件东窗事发 。随着案件调查的不断深入,陈鸿道和加多宝的情况急转直下 。
2005年李益民接受了法律的制裁,陈鸿道也因此牵涉其中,后来陈鸿道取保候审,又偷跑国外香港,至今仍未归 。
一夜之间,创始人从“凉茶大王”变成了“过街老鼠” 。与此同时,加多宝与“王老吉”展开了商标争夺战 。
从2011年到2012年,经过多次开庭,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作出最终裁定:鸿道(集团)有限公司(加多宝集团母公司)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
此后,陈鸿道不得不另外创立加多宝凉茶 。虽然远在香港,但陈鸿道一直是集团的实际控制人 。或许是前期市场基础还在,加多宝的累计销售额突破了1000亿,陈鸿道也跻身“新财富中国500富豪榜” 。
事实上,加多宝和王老吉旷日持久的“大战”从未停止过 。2011年开始,广药逐省逐城针对加多宝公司提起诉讼,加多宝全部败诉 。从价格、到广告 。文斗不行,再上武斗,双方打得不可开交 。只可惜,这场斗争没有赢家 。
无论双方再怎么说自己曾做到行业第一,但碾压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国际品牌的亮眼成绩单,早已不复存在 。从饭馆到超市,“凉茶”饮料占据的位置越来越小 。仿佛只剩下每年靠“口水仗”登上的几次热搜,成为老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
广药集团收回王老吉商标时立下的宏伟目标早已随风飘散 。根据广药集团财报显示,王老吉近年来的销售额大约只有巅峰时的一半 。
况且,近年来随着奶茶、咖啡等饮料市场的火爆,挤占了凉茶类饮品的销售空间被进一步挤压,王老吉已经开始和大众生活渐行渐远 。而争端另一方的加多宝日子也并不好过 。
起初,凭借过去占领的市场优势,加之冠名大牌娱乐节目带来的热度,加多宝一度保持了不错的销量 。但涉及到公司领导人跑路、多轮裁员、CEO离职、官司一输再输,不停换商标、换包装 。……加多宝品牌形象大不如前,销量受到严重的打击 。不仅如此,2016年在借壳中弘股份上市失败后,加多宝又被曝出从2015年开始,三年间主营业务暴跌三十多亿,2015和2017年净利润均为负值……加多宝的“神话”破灭 。
2017年10月,为了尽快融资、加快上市步伐 。加多宝与中粮包装签署协议,约定由中粮包装向加多宝绝对控股的清远加多宝公司投资20亿元,从而获得该公司30.58%的股份 。
这一出资的前提是加多宝集团旗下的王老吉公司,要将其持有的“加多宝”商标注入清远加多宝公司,以获得清远加多宝45.87%的股份 。不过,后期进展却没有想象中顺利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