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崎之战 手取川之战


山崎之战 手取川之战

文章插图
山崎之战(手取川之战)
前面写了朝日啤酒大山崎山庄美术馆,本来应该接着写美术馆后面的宝积寺,但因为这里牵扯到山崎之战的历史,所以中间插了一篇本能寺 。
美术馆后面有条小路,可以通往宝积寺 。
美术馆的班车就停在这 。
从这里上去,前面往左就是宝积寺,往右就是登天王山的上山路 。当年山崎之战时,天王山就是秀吉军和明治军双方拼命争夺的制高点,也是双方最早交火的地方 。
这是宝积寺的本堂,改建于1605年 。内供本尊是1233年打造的1.82米高的十一面观音木像 。宝积寺位于天王寺的山腰,寺庙的山号也称天王山 。天王山位于古代日本的山城国(大致现在的京都)和摄津国(大阪)交界处,所以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
1232年,宝积寺曾发生过一场严重的大火,现存建筑和佛像最早的也是那次大火之后的了 。
本堂旁边的建筑叫小槌宫 。
小槌宫里面供奉的是大黑天神,原本是印度教湿婆的化身,后被佛教引用,成为护法神,也称摩诃迦罗 。在日本,大黑天神不仅是佛门的护法神,也是七福神之一,主管五谷丰收的财富之神,因其形象多持有米袋、钱箱和木槌,所以小槌宫可能就是这么得名而来的 。
这座阎魔堂,里面供奉的是镰仓时代的阎罗王像 。阎罗王(阎魔大王)是佛教的护法神,主管地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阎王爷 。阎魔堂的墙外,宝积寺下面有很大一片墓地,可能与此有关吧 。
其实在这里,重点并不是要说这个寺,而是与这里有关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山崎之战(也称山崎合战或天王山之战) 。宝积寺院内,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被一个小围栏围着,旁边有个木牌,上写“秀吉出世石” 。
天正10年(1582年)6月13日,山崎周边地区成为羽柴秀吉与明智光秀决战的战场,而天王山则是双方最初争夺的制高点 。当时秀吉军黑田孝高的大本营就设在宝积寺 。秀吉得了天下后,为了利于在京都的统治,在天王山顶修建了一座“山崎城”,因宝积寺,山崎城又被称做“宝寺城” 。不过山崎城现在只剩下些残留的地基,如果有时间上山的话还能看到 。山不算高,大概也就两百多米 。
“秀吉出世石”,至于这块石头跟丰臣秀吉(当时还叫羽柴秀吉)有什么关系,我搞不清楚,也许有什么传说,诸如秀吉曾在这块石头上坐过之类的吧 。出世二字,在日语中有出生的意思,也有发迹、飞黄腾达的意思 。在这里肯定不是出生的意思,因为秀吉的出生地我去过,也就是现在的名古屋中村公园一带(中村公园,丰臣秀吉的出生地),当时属尾张国 。所以,这里的出世,只能是发迹发达的意思了 。如何发达,后面再慢慢叙述 。
前文写本能寺之变,就是为这篇铺垫的 。先来说说本能寺之变前的局势(配合看下面的地图) 。
尾张国领主织田信长,通过三十多年的征战,大致统一了日本中部地区,破解了三次信长包围网,流放了室町幕府的末代将军足利义昭(只保留一个征夷大将军的虚名),天皇朝廷任命信长为大纳言兼右大将军(右大臣),地位基本就相当于过去的幕府将军了,信长也被称为“天下人” 。
通过多年征战,织田信长下属的多个军事集团已有相当的实力,几个主力军团都在与一些偏远的军事势力在作战,如:
柴田胜家,对阵北陆地区的上杉家族 。
泷川一益,对阵关东地区的北条家族 。
羽柴秀吉,对阵中国地区的毛利家族 。
依当时的形势看,用不了几年的时间,统一整个日本,结束一百多年的战国时代,指日可待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