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俊解密太极拳 练拳要节节分家更要加强走稍节的意识


张志俊解密太极拳 练拳要节节分家更要加强走稍节的意识

文章插图
张志俊解密太极拳(练拳要节节分家更要加强走稍节的意识)
一句真话茅塞顿开
大家都知道,一句话,反复千言不一定听懂,但在恰当的时候,合适的机会点出来,必将受用终生 。我练太极拳最大的进步,就是从一句真话中得来的 。那是2004年的春节,重庆的师兄李毅到郑州张老师家过年,我和信阳的孙长海师兄也如期而至,在郑州小住几日,每日里让老师为我们改拳、练推手、讲技法 。有天中午刚吃过午饭,老师、师母、张鹏、李毅、长海师兄和我在老师家喝茶聊天 。话题一直谈的就是太极拳,由于李毅师兄路途远,来趟郑州不容易,问的问题也多,和我们几个反复相互找劲推手的机会也多 。李师兄练拳真是绝顶聪明,老师一讲就会,而且还能举一反三 。我练拳就比较笨,一个问题得好长时间才能明白 。因张鹏、长海两师兄的功夫比我高出很多,这几天李师兄找我推手的机会也就较多 。李师兄的手法好,变式快,劲路清晰,手法圆润,周身协调,节节分家,是我同门师兄弟练拳的佼佼者之一 。我们两个你退我进,我引他化,练的很认真,推了近二十分钟,累了,就坐下来休息、喝茶、谈拳、聊天 。这时,张老师问李毅说:“你和文胜推手有啥感觉 。”李毅师兄想了想,说:“文胜走手了;”张老师点了点头,我赶紧说:“不会吧,我还没练到手上呢?”说实话,我每天练拳,只注意沉肩坠肘和肘定位上了,手上还没啥感觉呢 。老师说:“文胜,你练拳只要按要求练,沉肩、坠肘这两个问题解决了,走手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 。老师还说:“练拳要节节分家,更要加强走稍节的意识,当你与人交手时,一定要先走手,同时把手解放出来 。”一席话,顿使我茅塞顿开,似乎多年挥之不去的问题在心中突然清晰起来 。随后,张老师顺手把刚刚点然的香烟放下,站起来和我推手,边推手边讲解推手的运动原理和人体杠杆的应用手法;还讲了怎样把手解放出来,怎样掌握六个力的方向等等 。我小心应对,不丢不顶的抱着双手,用沾粘连随的方法,紧紧贴着老师的双手,但是两个圈还没打完,老师边讲边说一个下寽上挑,我150多斤的身体就像没了跟似的向上飘起跌出,老师又像玩魔术似的在我倒下的同时又让我拉回 。就像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在玩耍一样妙不可言 。接着再推,老师根据不同的问题反复讲解 。我们师兄弟不管是谁和老师推手都心有余悸,既恐怖害怕又像坐轿一样舒服;那种感觉只有和老师推手时才有的感觉 。假如两手被老师沾上,你既逃脱不了,又不敢冒然丢掉 。逃必擒,丢必挨,进之则空,退之则发,无奈之极,只有听之任之 。
从此之后,我无论是练拳,还是和师兄弟们或学生们推手,不断加强走稍节意识,并在两手的协调配合上和两头卷曲上狠下功夫 。通过认真练习,基本解决了沉肩坠肘、稍节领劲、顺逆开合、松垮圆裆的问题 。从而,使自己所追求的太极境界又上一个新的台阶 。
一门艺术普度万千
陈式太极拳新架是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最为喜爱的健身运动之一,它不仅融入了技击、养生、健身之重要功能,而且对中医理论和哲学思想都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张志俊老师所传授的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是由陈氏第十七世、陈式太极拳第九代掌门人陈发科宗师,在陈拳秘不外传的拳式中,增加了顺逆缠绕,动静开合、沉肩坠肘、节节贯穿等动作 。由其子陈照奎先师将拳架定型定式后流传的套路 。此套拳在演练风格上,要求平稳舒展、缓慢柔和,刚柔相济、连绵不断;在学习形态上要含胸塌腰、立身中正,周身以腰为轴、节节分家;在训练要求中要循规蹈矩,肩沉坠肘、松垮圆裆 。整套拳既有内在的表演形态,又有博击、健身中的实战技法 。是一套人人可学,人人可练,人人可教、老少皆修的健身技术,同时又是一门科学的太极艺术 。现在练太极拳者数以万计,并早已成为世界性的健身运动,而且远播五大洲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太极拳博大精深,其哲学、思想、科学、艺术内涵也极为丰富,特别符合人体的生理规律和自然的科学原理,是中医理论和武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堪称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