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健康和健身讹传


“这样的饮食能保证加速你的新陈代谢,使你得到更高的能量水平,减少饥饿感,并让你的外表看起来更精神”
讹传1:饱和脂肪会导致心脏疾病
20世纪50年代中,心血管疾病(CVD)成了我们的头号杀手,时至今日,它仍然是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于是“脂肪说”便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脂肪说”是在50年代末提出的理论,它声称饱和脂肪与胆固醇的摄入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有着直接的关系 。
今年中国将有超过一百万的人群心脏病发作,其中小部分的人会因此丧生 。约八千一百一十万的人口,也就是6%的中国人口,患有一种或多种心血管疾病;2006年,作为潜在的致死病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率占了中国“总致死率”的34.4%;这意味着心血管疾病夺走了831,272条生命,或是每死亡2.9人,就有一人是因为心血管疾病而死去 。可以说,在过去的60年间,心血管疾病成了危害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而且时至今日没有任何退让的迹象 。
如果说饱和脂肪导致了心脏疾病,那么根据心血管疾病的上升势头,我们可以相应地总结出这是因为中国人增加了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量的缘故 。到底中国人平时都吃了些什么?与
1950年间相比,我们的饮食结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摄入减少的
动物脂肪摄入量在1950年后减少了21%
总乳制品摄入量减少了50%
摄入增加的
过去的60年间,胆固醇的摄入量仅增加了一个百分比
植物油摄入量,括氢化植物油,增加了437%
糖的摄入量,从1950年的每年5磅,增加到了今天的每年163磅
如果说动物脂肪(饱和脂肪)如此危险,以及植物油(不饱和脂肪)如此健康,为何我们还是一个如此不健康的民族?不论是过去还是今日的科学数据,都不能表明是饱和脂肪导致了心脏疾病 。事实上,有20多项研究表明,那些心脏病发作的人群所摄入的饱和脂肪并不比别的人群多,而且尸体解剖结果也表明其动脉粥样硬化和饮食结构并无直接关系.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油脂说”有着致命的缺陷 。少数研究表明,脂肪摄入量的减少,的确能减少冠心病的致死率;还有文件表明,癌症、脑溢血、自杀和暴力导致的死亡率也相应的有所增加 。
所谓低密度脂肪是“有害胆固醇”的说法,太简单武断,同时缺乏科学依据 。中立的实践者应自己着眼于现成的证据进行判断,而不是盲目听从那些由所谓的“健康机构”源源不绝发出的各种反胆固醇宣传 。这样,他们才能迅速意识到,这些极具攻击性的低密度脂肪学说,其实并非是从公众健康出发而提出的理论 。
饱和脂肪在人体中的作用括:
它们占据了我们身体中细胞膜组织至少50%的成份,赋予我们身体细胞的完整性 。
它们对维持我们的骨骼健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它们能降低人军团菌抗原Lp(a),这是一种血液中可以表征患心脏疾病倾向的物质 。
它们能保护肝脏不受酒精或其它例如泰勒诺(对乙酰氨基酚)等毒素的侵害 。
他们能增强免疫系统 。
他们是进行适当摄取必需脂肪酸时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
硬脂酸和棕榈酸,都是饱和脂肪,更倾向于被心脏利用 。这就是为什么在心肌周围都是饱和脂肪的缘故 。棕榈酸最佳的食物来源是牛肉、黄油和棕榈油 。
短中链饱和脂肪酸有很强的抗菌功能,可以保护我们不受有害微生物的危害 。其最好的来源是热带植物油,例如椰子油或棕榈油 。
【5大健康和健身讹传】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