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离职 原来比未知更可怕的是预知


一位同学,毕业季找工作 。有意向的公司好几家,其中一家开出的条件最优厚,解决户口,底薪就抵得上别家单位的合计收入 。更重要的是,还分房子、配车,但这一切都是有条件的,合约上写明,"要为公司服务20年" 。
同学再三考虑后,放弃了这一机会 。很快,前一轮淘汰的某人取代了他,众人都为同学惋惜,他却不以为意 。过了些日子,取代他的人在博客上写道:上当了,这家公司是骗子 。"种种骗局后,想走,竟被罚了20年的违约金" 。
众人又回过头赞同学聪明,同学一脸愕然,他坦言,当初放弃机会,并不是有识破骗局的能力,而是"想到20年啊,在一个地方,从事一份工作,现在起就预知四分之一的生命如何度过",他怕极了,甚于怕低得多的待遇 。
一位女友与同学有相似的心路 。一度,她在家乡最好的中学教书 。一日,学校给一名特级教师开教学研讨会,那教师退休返聘已好些年 。此刻,白发苍苍地坐在报告席前 。女友口渴,绕到饮水机旁倒了杯水,刚饮一口,突然发现校长站在她身边 。"小杨啊,"校长指着台上的特级教师,鼓励她,"好好干,40年后,你也能开这样的大会 。"朋友一口水喷了出去 。
女友后来离开家乡、离开旧职,她解释:她不排斥做个好老师,但校长的话让她绝望,绝望于"一眼看到40年后",绝望于40年里的每一天怎么过,如今就历历在目" 。我认识她时,她已转了三次行,走过N个城市,以追求新鲜的生活方式在朋友圈闻名,"我今年不想明年的事 。"她常说 。
我在电视访谈中,看到一位名人谈起当年为何辞职去创业 。作为山沟里考出来的大学生,在省会城市有份公职,每月有稳定而不菲的收入,这让年轻的他心生满足 。但,办公室来了新人,新人对分给她的旧桌椅表示不满,"不过是套桌椅罢了,何必认真 。"他劝道,"可我也许要用一辈子呢,怎能马虎?"新人反驳 。
"一辈子?"名人在访谈中,强调了下,新人的话让他感到恐惧 。是啊,一间办公室、一套桌椅、窗前的风景以及工作的内容正如新人所言,对于他这样的机关工作者,有可能一辈子不变 。可一辈子多长啊,于是,这恐惧笼罩他、提醒他 。没过多久,他走了,过了许久,他打下江山,成了名人 。他谈到这儿,人们才知道,啊,大变化竟源于一句话 。
我总想,那些朝朝暮暮重复着生活节奏和内容的人 。你不知不觉,日子匆匆而过,20年、40年、一辈子,回首时未必有遗憾 。但反过来呢?当你因某种契机,或是一句话,或是一份有时间期限的合约,或是你根据现实作出的合理推断,你清晰地看到20年、40年、一辈子的每一天,你便不免有些触动,选择、转变或放弃些东西 。
原来,比未知更可怕的是预知,比变化更让人不安的是一成不变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