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技法和修养哪个重要?能练好书法的人,格局都很大

文·段宏刚
黄庭坚(1045年——1105年)是一位在创作和理论上齐头并进的书法大师,其行书、草书自成一格,他的书法笔势灵动,线条张扬,字体形态内紧外疏,给观者强烈的“长枪大戟”的视觉感受 。
黄庭坚的书法理论都结集在《山谷论书》一书里,书中有一段关于他练字的经历,描述很经典:余在黔南,未甚觉书字绵弱,及移戎州,见旧书多可憎,大概十字中有三四差可耳 。今方悟古人沉著痛快之语,但难为知音尔 。元符二年三月十二日,试宣城诸葛方散笔,觉笔意与黔州时书李太白《白头吟》笔力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后百年如有别书者,乃解余语耳 。张长史折钗股,颜太师屋漏法,王右军锥画沙、印印泥,怀素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索靖银钩虿尾,同是一笔法:心不知手,手不知心法耳 。若有心与能者争衡后世不朽,则与书艺工史同功矣 。

书法技法和修养哪个重要?能练好书法的人,格局都很大

文章插图
这段话大概意思是说:黄庭坚从黔南来到戎州(今宜宾)后,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了艺术感悟的变化,他才发现自己以前写的字很丑,十个字里边只有三四个看起来还凑合 。这种感悟立马让他明白了沉着痛快究竟是一种什么状态,然而,这种状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很难找到共鸣的人 。
后来,黄庭坚从李白的《白头吟》书帖里感受到笔法的千变万化,如同遇到了知音,继而又联想到张旭的“折钗股”,颜真卿的“屋漏痕”,王羲之的“锥画沙、印印泥”,怀素的“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索靖的“银钩虿尾”等笔法的精妙之处 。
最终,黄庭坚得出结论:书法的最高境界是“心不知手,手不知心法”,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只有如此,才能在书法艺术上永垂不朽,千古留名 。
书法技法和修养哪个重要?能练好书法的人,格局都很大

文章插图
那么,什么是“心不知手,手不知心法”?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在书法创作中达到的自由状态,“手”可以看作是笔法和法度,“心法”可以看作是情感和意识,写书法时,“手”和“心法”要若即若离,情感意识要受法度的支配,但法度不能成为情感意识的藩篱,要给其适当的自由度 。
打一个比喻来说,意识和法度之间的关系,就如同戴着脚镣跳舞,要懂得在束缚里享受自由带来的乐趣 。
中国书法深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要想在书法上搞出名堂,除了掌握娴熟的笔法技巧之外,对传统文化的修炼至关重要 。
书法技法和修养哪个重要?能练好书法的人,格局都很大

文章插图
古代的优秀书法家,首先会把自己修炼成一名文化修养十分深厚的文人 。如果每天闭门造车,苦心孤诣地去练,是练不好书法的,至多能练出书法的形,无法打开书法神韵的大门 。
提升文化修养没有捷径,但有基本的方法,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是内修,可以拓展思维,行路是外悟,可以开阔眼界,内外兼修,方可成大器 。
黄庭坚从黔南来到宜宾后,眼界拓宽了,不同的地域环境和自然景象刺激了他,打开了他的形而上的思维大门,促使他的境界提升,因此,他看到了自己之前书法的短处 。
书法是一门艺术,遵循“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原理 。古人创造的笔法不是无源之水,其源头就是大自然 。
书法技法和修养哪个重要?能练好书法的人,格局都很大

文章插图
不论是索靖的“银钩虿尾”,王羲之的“锥画沙、印印泥”,还是颜真卿的“屋漏痕”,张旭的“折钗股”,怀素的“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等笔法,都是“随物赋形”或“应物象形”的典型,都是从自然物象的形态里感悟出来的鲜活生动的笔法形态 。它们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势态”,能感受到笔法是活的、有灵性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