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的晨练,科学晨练需注意哪几点


 
晨练当上班容易成负担
 
第一,晨练不是“上班”,不要有过强的竞争心理 。如果老年人把晨练当成“上班”,就易像对待工作一样一丝不苟,从而使一起晨练的老年伙伴间互相竞争,对运动技术的学习速度进行攀比,这都对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不利 。
 
第二,晨练的频度如果和上班一样,也就是每周5~6次,从运动医学的角度看,此种运动频率对于老年人是过多的 。合理的老年人锻炼的运动频率,应该是每周3~5次 。当然,如果老年人喜好天天去也是可以的,但要注意一周中达到有效运动量的只要有3~5天就足够了,其他的时间可以休闲化、小运动量,主要是起到保持良好心情的作用 。
 
第三,喜爱晨练的老年人中,有一些高文化结构、智商较高的老年人,年轻时在工作上追求完美,现在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于是将晨练当成了“上班”,甚至成为心理上的一种替代,也是追求完美 。这种心态导致了不良后果,例如为了短时间达到效果导致运动负荷过量,为了练成一个运动套路,反复单一重复一个动作导致肌肉拉伤 。张阿伯就是第三类例子 。
 
那到底应该如何看待晨练?又应该如何科学晨练呢?
 
科学晨练要做到四点
 
晨练的最主要优点表现在:
 
第一,晨练能促使神经细胞由抑制转入兴奋,成为一天开始的良好过渡 。
 
第二,晨练能使大脑得到充足的氧气与负离子,改善大脑工作状态 。
 
第三,晨练明显改善人的情绪 。
 
第四,晨练增强心肺机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延续衰老 。
 
但是,如果要享受晨练的这些优势,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要求:
 
第一,时间要求 。
 
每周锻炼的次数应为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 。如果身体情况好,时间允许,所从事身体锻炼的项目活动量不大,可以适当延长一些 。
 
第二,活动量要求 。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不同,因此就不能规定一个统一的活动量的标准 。但总的原则是活动量和活动强度不宜过大,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宜进行强烈的体育比赛 。晨练的活动项目可根据自己爱好、特长选择,但要适量,应轻松缓和地进行活动,而且使身体处于持续不断的活动状态 。
 
活动强度以每分钟脉搏跳动次数掌握,老年人以“170一年龄”的有氧代谢活动量为宜 。掌握身体活动中不喘大气,及时调整运动与呼吸的协调 。晨练的好处多,但晨练也要注意,详情可阅读:晨练的好处多,但晨练也要注意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