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山水画论 「书画大家」如何理解黄宾虹的山水画——方辉对张志民的访谈


黄宾虹山水画论 「书画大家」如何理解黄宾虹的山水画——方辉对张志民的访谈

文章插图
张志敏和方慧
张志敏张大师,原山东艺术学院院长 。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
方辉,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山东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馆员,浙江黄宾虹画院副院长,山水画家 。
采访:2022年4月9日,
采访地点:山东济南第九军兵站工作室
方辉:张先生,你好 。黄先生是20世纪最伟大的山水画大师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的艺术对中国画坛产生了重要而持久的影响 。山水画有李可染、、、,书法有,花鸟画有潘天寿,美术史有、,鉴定有史等 。都是黄教的 。但目前很多学山水画的朋友对黄山水画的学习路径并不清楚,对他的艺术也难以解读,作为一个融汇南北的当代山水画画家,能否给我们讲讲“如何理解黄的山水画”这个话题,让朋友们学习和研究大师?
张志敏:好的,要了解黄,我首先建议画山水的朋友先从先生的“法”入手,然后同时关注黄 。为什么?因为这就像学任何行业一样,首先要过技术门槛 。一个没有技术门槛的行业肯定是低级行业,中国画也是 。我们必须先用笔墨来做 。鲁老之所以是“法”大师,是因为他在写作时特别注重“转折”,善用笔端、笔腹、笔根 。
我认为20世纪鲁老的山水画是“法”之首 。他在绘画上从不做什么特殊的技法,完全用笔墨表现山水画的味道,同时表现自己的气质和境界 。1985年我在浙江美术学院读书的时候,陆老曾经告诉我,他的年轻朋友韩天衡曾经向他建议,陆老五每隔十年就要规划一下自己的艺术风格 。五十年前,他保留传统,五十年后,他尽力创新尝试新技术,抛弃过去 。后来我们看到,鲁老晚年确实有很多创新的做法,但对于中国画的现代精神,黄无疑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层面上 。
看黄的画,会让我们忘记笔墨技法,感受大自然生命的律动和民族文化的自信 。我认为这就像是禅宗创始人和二祖惠科之间的对话 。惠科跪在雪地里,请求达摩帮助他放松 。达摩说:“拿走你的心,我就给你平安!”可迷茫了,心在哪里?我顿悟了 。黄的画就是这样的禅定 。它“平静”了我们中国人的心和民族的灵魂 。国画回归自身,而不是像手术一样开胸取出心脏再装回去 。因此,无论你是否学习黄的绘画方法,任何艺术家只要翻看他的画册,都会有所收获 。当然,不同人生经历的人会有不同的收获 。黄最大的贡献是将山水画回归到与自然、与天地精神的对话关系 。黄所表现出来的是中国绘画中的境界和最重要的东西,我认为是鲁老所缺乏的 。
黄宾虹山水画论 「书画大家」如何理解黄宾虹的山水画——方辉对张志民的访谈

文章插图
张志敏作品
方辉:陆老比黄小44岁 。他是黄和的同辈人和的弟子 。我记得黄晚年在上海与鲁老有过一次谈话,大概是在50年代初 。两个人都很开心,陆老很尊重黄老 。后来,有人问黄,鲁是怎么知道的?黄称赞陆老“天才和相当的学术能力”,但没有称赞他的“经验” 。
张志敏:作为我们的画家,这两位大师什么都要学 。他们一生应该有两种状态 。一个是不断研究“法”,一个是自由实验,不断寻求与自然自我对话的感受 。这两种状态应该是交叉的,这样才能最终达到石涛所说的“不可能的规律就是至高无上的规律”的境界 。
但今天的理论家用一些现代的思维和方法去胡乱比较是不对的,因为就文化而言,各有千秋,西方艺术比西方艺术好,中国艺术比中国艺术好,不同的评价体系和标准是不可替代的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鲁先生的亲切不同于黄先生的亲切,因为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不同 。如果我们随意比较,很容易扭曲中国文化的一些特征 。所有的艺术观念都来源于不同的文化观念,所以我们应该保持我们的文化差异 。今天,我们倾向于混淆这些差异,这是一个大问题 。也有人喜欢拿李苦禅和潘天寿比,拿毕加索和齐白石比,都是外行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