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练是不是越早越好? 盘点老年人健身四误区


老年人保持健身的习惯对延缓衰老、提高身体抵抗力、增强体质是很有好处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到健身的行列中来,而且健身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到处都能看到老人家健身的身影 。但是,这么多年人加入到健身当中来,是不是就注意了正确的健身方式呢?老年人健身是不是容易走进什么误区?
 
 
下面是专家给出的一些建议:老年人健身避免走进四大误区
 
误区1:晨练越早越好
 
有些老年人认为晨练越早越好,因此喜欢天还没亮就出门进行锻炼,其实这是不科学的 。在太阳出来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污染物在空气中堆积较多,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 。所以晨练应该安排在太阳出来后,并且不宜在车流较多的马路旁晨练,因为这些地方聚集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对健康无益 。
 
很多老年人喜欢空腹晨练,等运动后再一起去喝茶,这样容易发生低血糖,出现头晕等症状,补水不足的还易发生脱水 。另外,早上6-8点是血压高峰期,运动不当也可能引起血压升高 。为避免意外发生,运动前最好适当吃点东西,并带上足够的水喝,感觉胸闷、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或到附近医院就诊 。
 
误区5:饭后百步走有益身心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不少老年人以此作为健身格言,但饭后百步走并不科学 。从近代医学观点看,吃饱饭后,老年人的心脏负荷增加,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负面作用 。因此,老年人应该避免在饱餐后即去散步 。
 
误区3:“倒行”增强腿力
 
常见三五结伴的老年人在广场上进行“倒行”锻炼,这种“反常态健身”方式曾风靡一时,据说可增强腿力,治疗腰酸背痛,减轻骨质疏松,还能改善人体平衡力 。但从运动生理学分析,倒行比向前走要多消耗75%的能量,心率增加40%,考虑到老年人机体及各种器官功能日趋衰退,中枢神经对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活动的协调能力减弱,反应比较迟钝,灵敏度较差,倒行极易绊倒或失去平衡而跌跤,造成脊柱和髋、膝、踝关节意外创伤 。
 
此外,由于老年人的心血管储备能力减低,倒行会加重心血管的负担,同时会使颈部扭伤,导致颈动脉受压迫、管腔变窄、血流减少,造成脑部供血减少、大脑缺氧,甚至可能在转颈时突然晕倒 。
 
偶尔一次倒行,不会有碍健康,但不宜经常进行 。
 
误区4:爬山是最好的锻炼
 
许多老年人有早起爬山的习惯,认为爬山是最好的锻炼方式,其实未必如此 。“人老腿先老”,爬山时的负重比较厉害,不利于老年人保护膝关节 。上山时膝关节负重基本上就是自身体重,而下山时除了自身体重以外,膝关节还要负担下冲的力量,这样的冲击会加大对膝关节的磨损 。尤其对于有膝关节病的老人,爬台阶带来的关节损伤更厉害 。
 
因此,老年人爬山不宜太频,要爬也应尽量避免台阶而选择平路,速度不宜过快 。膝关节不适者不宜爬山,可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或做做腰腿体操 。
 
老年人健康提醒:
 
避免了这些误区,老年人健身的时候可以更安全健康,也可以让健身更加有效 。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是年轻人,家里有爸爸妈妈喜欢健身的,看到这些老年人健身的建议也可以提醒一下哦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老年人健身方面的知识,可以继续阅读微微健康网运动保健频道的其他文章,比如这一篇:中老年人要延缓衰老最好先练腿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