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制定自己的力量训练计划( 二 )




3、结构性练习(Structural exercises)――最重要的练习类型,所有的运动都需要进行结构性练习,结构性练习包含两个特征:①负荷作用于脊柱(站立姿势) ②快速发力,发展爆发力


(四)练习方式的选择
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练习经验/经历;
练习器材;
用于力量训练的时间;
针对性(专项性),尽量与专项动作结构接近 。


举例:负重下蹲分四种:
半蹲大腿与地面成45度角
平行下蹲1股二头肌与地面平行
平行下蹲2股四头肌与地面平行
全蹲最大限度下蹲
选择何种负重下蹲取决于专项特点 。


(五)练习顺序:
1、爆发力练习
2、核心力量练习、结构性练习
3、辅助练习


三、常规练习程序举例
*推、拉练习交替进行,如上推/下拉;(这种练习方式可以使涉及的肌肉得到休息)


*上、下肢交替进行――更多的休息时间


*超级组合――结合两种练习,分别刺激同一关节对抗肌群(不同关节练习交替进行,无间歇)如伸/屈膝


*两种练习刺激同一块肌肉(高水平运动员适用)无间歇,如卧推/十字下拉;


第一步:训练目标
1、爆发力――最重要的目标,所有的运动都需要爆发力;
2、力量――最大力量
3、肌肉肥大――增加肌肉体积
4、肌肉耐力――多重复次数


第二步:训练的频率
训练的频率指每周进行力量训练的次数 。
训练频率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有关:低水平、新手一周最多 2-3 次,高水平运动员可以安排 5-6 次 。


根据训练目标,按以下频率安排:
发展爆发力1-2 次/周
发展力量3-4 次/周
肌肉肥大4-6 次/周
发展耐力5-7 次/周


在一个训练周期中,这四种频率按从小到大的强度顺序进行:耐力-肥大-力量-爆发力,原则上赛前两周安排爆发力训练,两周时间作为运动员恢复期,以使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进行比赛 。


假设以月为周期,比赛时间为目标:
赛前 18-14 周耐力5-7 次/周
赛前 14-10 周肌肉肥大4-6 次/周
赛前 10-6 周力量训练3-4 次/周
赛前 6-2 周爆发力训练1-2 次/周


周期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
安排训练频率时要考虑:
尽可能多的恢复时间;
所处的阶段――比如球类项目的联赛,赛季内只练爆发力,赛季外四种素质都要练;
负荷强度等级――二者之间负相关;
训练年限――高水平最大 5-7 次/周,低水平 2-3 次/周;


第三步:训练的负荷强度
力量训练所要完成的负荷重量 。强度是训练计划的核心 。训练强度用占最大力量(1RM)的百分比来表示 。1RM表示人体仅能完成一次的负荷重量 。最大力量是在第一步需求分析中的测试中得到的,不完成前面所提到的测试,就不可能知道最大力量,也就无法制定合理的负荷安排 。准确测试最大力量仅用于优秀运动员,一般运动员不进行最大力量测试,可用 5RM 左右力量推算 1RM 重量 。


制定负荷以占最大力量(1RM)的百分比表示,不同的训练目标有不同的负荷:
爆发力训练85-95%
力量训练75-85%
肌肉肥大训练60-80%
肌肉耐力训练<60%


举例:负荷安排,以一个四月周期,每月四周,每月进行一种 En-Hy-St-Power,每月递增负荷(参照上面的百分比,最后一周降至第二周水平进行恢复)训练的频率与负荷强度呈负相关:频率增加,负荷降低;频率降低,负荷增加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