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姓一个千年之谜的解开 裴姓为什么恐怖( 六 )


可见 , 无论官职还是待遇 , 裴寂在唐高祖一朝所享有的待遇无人能及 , 完全对位“首席大臣”Amaci的定义 。在按传统翻译方式找不到合适汉姓后 , 如果疏勒王Amaci ?or转为“对位翻译”思维 , 那么彼时唐廷首席大臣之姓 , 裴氏 , 就是最佳方案 。
接下去历史演变过程就和龟兹白姓一样 , 即:疏勒王Amaci ?or个人汉姓为裴→疏勒王姓为裴→疏勒国姓为裴 。疏勒裴姓由此而来 。
小概率来自隋朝西域大臣之姓以上推导建立在裴绰武德四年入籍京兆时确定汉姓这个基础 。由于裴绰是大业十一年来华的 , 还有一个小概率可能性 , 即裴绰入华后不久就确定了汉姓 。又该如何解释?
隋炀帝时没有一人可视为首席大臣 , 而有所谓炀帝五贵((苏威)与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黄门侍郎裴矩、御史大夫裴蕴、内史侍郎虞世基参掌朝政 , 时人称为五贵《隋书》) 。“五贵”时代开始于隋大臣高颎被杀三年后的AD610年 , 结束于AD618年江都兵变 , 疏勒王Amaci ?or来中原的时间点正好处于这个期间 , 其中负责西域事务的是裴矩(《隋书·裴矩传》:"帝由是甘心 , 将通西域 , 四夷经略 , 咸以委之 。转民部侍郎 , 未视事 , 迁黄门侍郎 。帝复令矩往张掖 , 引致西蕃 , 至者十余国 。。。帝谓矩有绥怀之略 , 进位银青光禄大夫” 。《旧唐书·裴矩传》:"大业初 , 西域诸蕃款张掖塞与中国互市 , 炀帝遣矩监其事") 。
我只能说太巧了 , 对位之人也姓裴 , 所以这个小概率并不影响裴姓来源的逻辑 。
结语事实上裴寂裴炬都出身于河东闻喜裴姓 , 该家族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最著名的望世家族 。隋朝五贵中的两贵 , 唐朝十七位宰相皆出身于这个家族 , 可见其强大的政治地位 。疏勒王Amaci ?or之所以攀龙附凤强行和河东裴氏建立关联 , 地位对等更像是表面说辞 , 关键在于投靠裴氏这样的顶级门阀 , 能让自己久居中原并福泽后代荫庇子孙 , 这才是疏勒王取裴为姓的最终目的 。
[附注1]林梅村在《疏勒语考》里认为“阿弥厥”即“阿摩支”的异译 , 不过阿弥厥隋唐发音为amikiet , 跟阿摩支amaci之间的读音差异不能简单忽略 。厥通常发音ki(比如突厥Turk) , 但维基百科显示有一位突厥可汗阿史那玷厥的韦式拼音为ashihna tienchüeh , chüe近似ci , 说明“厥”也可读“支” 。其实ci/ki虽然发声部位不同 , 但听上去差不多 , 的确可以互通 。而弥mi通常不会和摩ma混淆 , 不过于阗塞语似乎存在i/a互换情况(于阗塞语Amaca=Amaci , 隋唐时期于阗王头衔梵语vija(ya)有viji伏阇这样的口音) , 如果阿弥厥是于阗语发音 , 就能解释读音差异了 。然而又有了新疑问:玄奘说疏勒语跟周边国家都不同 , 也就是说疏勒语于阗语不可能混淆 。“阿弥厥”肯定出自疏勒使者之口 , 那疏勒使者又怎会用邻国语言说自己国王头衔呢?还好我能继续找出假设 , 要么这位使者生于流行于阗语的尉头国(即唐史里的握瑟德 , 彼时隶属于疏勒) , 要么这位使者是于阗人假冒的(考虑到疏勒王裴绰是第二批来华使者 , 假冒者为第一批去张掖之人) 。假冒国使实为商团 , 在丝绸之路历史上曾多次出现 。隋廷第一次大规模召集的西域使者里鱼龙混杂 , 没有经验的隋人因此上当也合乎情理 。不过这点跟本文无关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