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历中的术语:成服是什么意思


老黄历中的术语:成服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家中长辈去世的时候,一般来说大多数的晚辈都会回来祭拜奔丧 。自古至今都是对于死人非常尊重的,尤其是家里长辈去世之后更是砸下许多金钱送丧,其中的成服就是自古至今都传承下来的一个老黄历中的术语 。
成服,指盛服;旧时丧礼大殓之后,亲属按照与死者关系的亲疏穿上不同的丧服,叫“成服” 。与三周年以后的“脱服”、“除服”相对应 。语出《礼记·奔丧》:“唯父母之丧,见星而行,见星而舍 。若未得行,则成服而后行 。”
旧时丧礼大殓之后,亲属按照与死者关系的亲疏穿上不同的丧服,叫“成服” 。在陕西渭南大荔县极为盛行,“成服”与三周年以后的“脱服”、“除服”相对应 。
《礼记·奔丧》:“唯父母之丧,见星而行,见星而舍 。若未得行,则成服而后行 。”《礼记·奔丧》:“三日成服,拜宾送宾皆如初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三日成服,圣人之制 。世有至五日者,非也 。”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朱重搥胸大恸,如亲父一般,殡殓成服,七七做了些好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先君虽已成服,恶名在口,一耻也;…”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三部分十:“官绅人家,丧事大礼,第一是成服 。”
所谓“成服”即穿孝、戴孝 。旧时穿孝、戴孝必须遵守从古代传统下来的礼仪,不准逾制和擅自更改,谓之“遵礼成服” 。那时家里落了丧事,所有家庭成员均按自身与死者的关系,即刻遵礼成服 。由于北京是多民族的聚集之地,且各个历史时期的风俗习惯不尽相同,所以“成服”的形式亦不尽相同 。从民族上有满汉之分 。
【老黄历中的术语:成服是什么意思】从地方上有南礼、北礼之分;从时代上有明、清、民国之分,因此极为纷杂 。但经过互相融合,大同小异,仍有固定规律可循 。一般说来,男女孝属均身穿粗白布长袍,谓之“孝袍子” 。子女孝衣不缝底襟 。腰间系上麻绳或麻缕,谓之“披麻戴孝” 。只有姑爷,穿漂白布的孝袍子(不戴孝帽) 。汉人大都戴口袋顶的孝帽,上边钉有小铜钱,还有棉花球 。
长子钉一个,次子钉两个,三子钉三个,余者类推 。孙子辈的在孝帽子上钉红棉球,长孙钉一个,次孙钉两个,余者类推 。重孙子辈在孝帽子上钉粉棉球,长重孙钉一个,次重孙钉两个,余者类推 。南礼孝帽子用“三梁冠”,用竹皮做成,上边带纱布帘 。至于满人只戴青布白疙瘩的帽头 。女眷们一般是麻花包头;女儿、孙女则用白布带子扎头 。
你可能也喜欢:
2016全年日历农历表
黄道吉日:2016年搬家黄道吉日一览表
2016年二月适合出行的黄道吉日查询
黄道吉日:2016年出行黄道吉日一览表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