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登山路线及应注意的问题?

【如何选择登山路线及应注意的问题?】有关登山路线选择问题的文章不多,登山者大多是依靠一些经验,曾任西藏登山队队长、高级教练成天亮从事登山运动多年,他在多年的登山活动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系统的分析了各种登山路线,希望这些经验有助于登山者能够选择安全的登山路线 。
-――如何选择登山路线及应注意的问题
经常碰到年轻的登山爱好者们询问登山的路线怎么选择,过河要解决工具问题,登山则必须解决路线问题 。他们对登山路线的了解也仅仅限于“低纬度,走小路;陡冰川,走侧碛;缓冰川,上冰面;躲冰塔,上山脊”等顺口溜,在保证登山成功的因素中,登山路线选择正确与否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安全来说也很重要 。
回顾登山运动史,由于登山路线选择不当而导致登项失败的先例很多 。在我国登山运动中,由于路线不选择不当,以致错过登项机会的例子,莫过于1975年第四次行军时,突击组从8600米最后一个营地出发后,由于路线偏离了原计划的东北山脊的山脊路线,而采用了一条过低的路线,以致丧失了应有的高度,不能按计划到达“第二台阶”,错过了难得的一等天气周期,丢掉了登项的时机,使整个登山活动推迟了周期 。
选择登山路线的原则第一条是安全原则 。何谓安全的路线?在由大本营到项峰的整个路线上,虽然布满了困难的地形和存在各种山间危险,在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队员发挥应有的技术水平后,能够保证人身安全的,称为安全路线或成功路线 。例如珠穆朗玛峰东北山脊路线,虽然有“北坳”、“第二台阶”等极困难的地形,有极度缺氧、冰雪崩、明暗裂缝、滑坠、暴风雪等山间危险,但采用得当的战术、相应的措施通过困难和危险的地形也可称为安全路线 。
至于在这些路线上牺牲的几个同志,如邬宗岳(失去联系)、汪矶(生理原因)、邵子庆(生理原因)、马高树(违犯纪律)、石明纪(生理原因),基本原因并非路线选择的本身,而王洪宝、尼玛扎西和罗朗三人的死亡则完全是路线选择不当造成的 。
避难求易,舍远求近同是选择登山路线的第二条原则 。攀登一座8000米以上高峰,一般登山路线都在20公里以上,珠峰东北山脊路线更长达35公里 。路线长,必须在物资上运输、体力保存、营地设置、好天气的运用、抢救伤病人员、组织指挥、通讯联络等方面增加一系列的工作量 。这就应该力求在安全的前提下选择较短的路线,以减轻不必要的工作量,节省队员体力 。
根据山峰地形选择路线是第三条原则 。登山运动是在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人的体验活动,要克服自然界带来的各种困难,必须要了解活动的环境特点 。
高山地区的地形,从垂直方面来讲,具有明显的分带特点,3500米以下为森林带,3500米-5000米为草原草甸带,5000-5500米为冰川冰碛带,5500米-8000米以上为高原冰川寒漠带,并常以冰雪岩混合地形为其特征 。冰川主要表现为冰雪补给区,即粒雪盆围壁和山脊山坡上的零星冰雪,这个地带的岩石以冰冻风化的破碎岩石为主 。
在选择登山路线时,必须要考虑如何通过以上各种地形 。森林里行军时,应尽量利用当地牧民、猎人走过的大道小路,并注意在新选路线上以明显路标指示方向,而高山草原草甸带,视野开阔,路线较易选择,但要注意避开泥泞的沼泽地区 。
在冰川冰碛地带选择路线时,要注意两个方面:冰川区的路线选择如果沿冰川方向行军,山谷冰川上路线应在冰川侧碛和冰川之间的排水沟中选择,进入冰川表面平缓的高度时,应由排水沟转到冰川表面;要尽量避免在冰川消融区,如冰塔林区里行动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