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山西人和内蒙人能用方言交流?

在内蒙古地区,有种搞不懂叫做“闹不机密”,有种撒娇叫做“咯此”,有种疑问叫做“咋来来”,有种敦促催促叫做“欢欢儿”,有种难受尴尬叫做“柯俍”,有种聊天叫做“导啦” 。
这些都是内蒙地区中西部的方言,与山西的晋语几乎如出一辙 。
内蒙古除蒙古族所使用的蒙古语之外,内蒙地区的汉语方言,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几乎都是晋语分支,与山西话基本没什么差别 。
内蒙古中西部的居民,祖上大多都来自于山西地区,彼此之间能用方言交流并不奇怪 。

为什么山西人和内蒙人能用方言交流?

文章插图

为什么山西人和内蒙人能用方言交流?

文章插图
山西向草原移民,一切从走西口说起
清朝至近代曾有三股移民大潮,即走西口、闯关东与下南洋,其中走西口的历史最为悠久,主要就是从山西、陕西等地向内蒙古地区进行移民 。
明朝时期,在北疆设辽东、宣府、大同、榆林、宁夏、甘肃、蓟州、太原与固原九镇,称作九边重镇,九镇遍设卫所,而卫所驻地称作“堡” 。
隆庆和议后,明朝与蒙古开始互市贸易,边地出现了很多通商的关隘,即所谓的“口”,狭义上的“西口”说的就是山西朔州右玉县的杀虎口 。
在泛义上,西口说的是张家口以西,所有内地通往草原的各处关隘通道,像是陕西神木口与府谷口等等,全都属于是“西口”的范围 。
为什么山西人和内蒙人能用方言交流?

文章插图

为什么山西人和内蒙人能用方言交流?

文章插图
明清时期,山西陕西两地天灾频发,加上人口过多,使得大量失去土地的民众只能另寻出路以求生存,而从明朝隆庆年间开始,就不断有晋民出走口外谋生 。
清军入关之初,不准汉蒙联系,因此在长城北侧划出禁地,但康熙三十六年,因为内地人口越来越多,原本的禁留令被取消,山西陕西的农民被允准前往蒙古耕地,走西口再次兴盛 。
康雍乾三朝,对漠北噶尔丹、准噶尔接连用兵,由于战线拉太长补给困难,这让山西的晋商找到了机会,越来越多的山西商人越过长城前往河平原等地 。
整个清朝中期,走西口的活动都没有中断过,大量晋商前往内蒙古,他们在如今的呼和浩特与包头等河平原地区的城市落户 。
为什么山西人和内蒙人能用方言交流?

文章插图

为什么山西人和内蒙人能用方言交流?

文章插图
大量晋商与其他山西移民的到来,促成了很多内蒙古城市的诞生与兴起,他们还将自己本土的山西文化风俗,也一起带到了草原之上 。
直到如今,包头等地还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民谣,复盛公就是晋商代表乔致庸先祖所创,谁也想不到,晋商实际上的兴盛之源,并不在山西,而是在内蒙古 。
随着晋商的不断兴盛,内蒙古的山西移民越来越多,晚清时,山西再次天灾连连,山西对内蒙古的移民,也就是走西口迎来了又一波的盛况 。
最后一波的走西口浪潮,从光绪年间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20年代,虽然走西口衰落下去,可持续三百多年的走西口,极大改变了内蒙古中西部的人口与文化、经济情况 。
为什么山西人和内蒙人能用方言交流?

文章插图

为什么山西人和内蒙人能用方言交流?

文章插图
大半的内蒙古居民,祖上都来自山西
清朝时期,受到“崇释以制其生”、“分封以制其力”、“南不封王北不断亲”这蒙古三大策影响,草原人丁剧减,从明朝末期超过千万,到清末仅存一成上下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