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运动康复 推荐“大步挥臂走”“弹力带练习”

【如何进行运动康复 推荐“大步挥臂走”“弹力带练习”】


    运动是糖尿病的重要治疗手段,要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运动就不能随随便便,要如同医生处方中的打针吃药一样,有时间和剂量的要求,最理想的方式是由专业人员开出你自己的“运动处方” 。下面就原则性地介绍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一些特点和要求 。

    运动项目运动时间选择有讲究

    (1)运动项目:选择易于坚持的有氧项目为主,可以多项目交替组合;如步行(70步/分钟以上)、健身走(100步/分钟以上)、慢跑、骑车、游泳、太极拳、健身体操、舞蹈等 。肥胖的患者(肥胖者更容易发生糖尿病,因为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一点也不敏感)则应该选择强度低一点可以维持更长时间的运动项目,这样有利于最佳地消耗脂肪 。

    (2)运动强度:高于日常生活强度 。仅仅是拖地、洗衣之类的家务活动不能达到理想效果 。应该尽量专门有计划地进行运动,负荷达到个体最大心率的55%~65%的中等强度运动为宜;个人最大心率通常我们可以用“220-年龄”推算,例如你今年60岁,你的最大心率推算为160次/分钟,合适的中等强度就是运动时心率维持在约90-110次/分钟 。我们可以简单地通过摸脉搏算一算自己的心率 。通常,运动中呼吸稍加快、微出汗,运动后轻度疲劳但能恢复,就表示运动负荷适当,如果运动后大汗淋漓,呼吸急促,第二天仍感觉疲劳说明负荷偏大 。

    (3)运动时间:运动实施时间很重要,从抑制餐后血糖上升考虑,餐后60~90分钟运动最有效,因为这个时候,大多数患者血糖达到高峰,运动恰好可以把“糖”消耗掉 。有效运动应该不少于30分钟 。肥胖患者,选择强度稍微低一点的运动方式如步行、健身走、拳操类,但是,维持的时间最好能达到60分钟以上,这样不但有利于血糖控制,还可以减肥 。

    (4)运动频率:一般认为每周3~5次为宜,如果运动间歇超过3~4天,已经获得的胰岛素敏感性会降低,也就是说锻炼需要经常性,否则降糖效果会“打折扣”;肥胖的患者坚持每天运动1次是最理想的 。

    推荐运动之一:“大步挥臂走”

    “大步挥臂走”可以让全身更多的肌肉参与运动,“耗糖效果”较好,运动量也比普通步行大,而且简单安全,不需要特别的场地就可以进行,很适合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 。

    步行要求:挺直腰板,昂首挺胸,身体向上拔高;走的时候要用力挥臂,有点像“正步走”,手臂和脚协调一致,手臂肘部成90度;每走一步大腿屈膝高抬,脚步比平常稍大些,尽量增加每一步的距离,每步距离最好能达到接近1米 。每次走强度大约70~100步/分钟,每次应该坚持20分钟以上,每周锻炼3-5次,有条件可以每天锻炼 。运动时机应该选择餐后60~90分钟,以达到最佳降糖效果和避免低血糖反应 。

    推荐运动之二:“弹力带练习”

    弹力带,俗称“橡皮带”,具有伸展性和弹性,拉得越长力量越大 。弹力带携带方便,居家、外出都很适合进行锻炼,弹力带的负荷可以自如控制,简便安全,很适合中老年患者使用 。弹力带健身可以增加关节的活动度,有增加肌肉力量和提高心肺功能等诸多优点,尤其是由于糖尿病消耗大体型消瘦的患者进行锻炼,可以改善肌肉质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