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地震等级划分( 二 )


2、地震分为几级?如何区分各个层次? 地震震级分为九级 , 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 , 2.5级以上人有感觉 , 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 。
1.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2. M≥1级 , 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 , 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
3. M≥3级 , 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 , 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
4. M≥4.5级 , 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如9·7彝良地震)
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 , 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
5. M≥6级 , 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如8·3鲁甸地震 , 2·6高雄地震) 。
6. M≥7级 , 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如8.8九寨沟地震 , 4.14玉树地震 , 4.20雅安地震 , 7.18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地震) 。
7.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 , 3·11日本地震) 。


地震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地震等级划分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震级的测定需要考虑地震深度和震中距离 。现在测定地震是依靠仪器记录的地震波 。取不同的地震波震相可以求得不同的地震震级 。通常所说的里氏震级是一种近震震级 。我国现在使用的是统一震级Ms , 最后的结果是取多台的平均震级 。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 , 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决定 。释放出的能量愈大 , 则震级愈大 。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 , 是通过地震仪记录的震波最大振幅来确定的 。由于仪器性能和中距离不同 , 记录到的振幅也不同 , 所以必须要以标准地震仪和标准震中距的记录为准 。
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可能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的各种征兆称作地震前兆 。大体有两类:
1、微观前兆:人的感官不易觉察 , 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 。例如 , 地面的变形 , 地球的磁场、重力场的变化 ,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 , 小地震的活动等 。
2、宏观前兆:人的感官能觉察到的地震前兆 。它们大多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 。如井水的升降、变浑 , 动物行为反常 , 地声、地光等 。
地下水异常
①水位、水量的反常变化 。如天旱时节井水水位上升 , 泉水水量增加;丰水季节水位反而下降或泉水断流 。有时还出现井水自流、自喷等现象 。
②水质的变化 。如井水、泉水等变色、变味(如变苦、变甜)、变浑 , 有异味等 。
③水温的变化 。水温超过正常变化范围 。
④其他 。如翻花冒泡、喷气发响、井壁变形等 。
生物异常
动物是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器” , 它们往往在震前出现各种反常行为 , 向人们预示灾难的临近 。已发现有上百种动物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 , 其中异常反应比较普遍的有20多种 , 最常见的动物异常现象有:
①惊恐反应:如大牲畜不进圈 , 狗狂吠 , 鸟或昆虫惊飞、非正常群迁等 。
②抑制型异常:如行为变得迟缓 , 或发呆发痴 , 不知所措;或不肯进食等 。
③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 , 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 , 大批青蛙上岸活动等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