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地震等级划分

1、地震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地震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地震等级划分

文章插图
地震的等级是按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来划分的 , 与实际的破坏力有一定的联系 , 但是不是按照破坏力划分的 地震等级是用来表示地震大小的单位 , 它根据地震时地面及建筑物受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即地震烈度)进行划分 。因此 , 谈论地震等级就必须与地震烈度联系在一起 。目前 , 尽管全球对地震的分级有大体相同的标准 , 但涉及到具体国家时还会略有不同 。下面是我国关于地震烈度和地震等级的划分表:
Ⅰ度 无感 , 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 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 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 , 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 室内大多数人 , 室外少数人有感 , 悬挂物摆动 , 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 室外大多数人有感 , 家畜不宁 , 门窗作响 , 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 人站立不稳 , 家畜外逃 , 器皿翻落 , 简陋棚舍损坏 , 陡坎滑坡
Ⅶ度 房屋轻微损坏 , 牌坊、烟囱损坏 , 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 房屋多有损坏 , 少数破坏路基塌方
划分地震震级是为了正确估算发生地震时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 。
一、发生5.0级以下地震 , 一般不造成损失和人员死亡 , 为一般性地震 。
二、发生5.0-5.9级地震 , 直接经济损失在千万元以上一亿元以下的地震为一般破坏性地震 。
三、发生6.0-6.6级地震 , 或人员伤亡较多 , 直接经济损失在一亿元以上五亿元以下的地震为严重破坏性地震 。
四、发生7.0级以上地震或大、中城市发生6.5级以上地震 , 或人员伤亡严重 , 直接经济损失在五亿元以上的地震为强烈破坏性地震 。用来衡量地震强度指标有两个:一是地震震级 , 二是地震烈度 。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 。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 , 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 , 震级越高 , 释放的能量也越多 。我国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 , 叫“里氏震级” 。3级以下为微震 , 4 。7至6 。9为中强震 , 7级以上是强震 , 迄今为止 , 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 。9级 , 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可以通过仪器计算出来震级 , 震级越高 , 释放能量就越高 。我国使用震级标准为国际通用震级标准 , 即“里氏震级” 。震级相差一级 , 能量相差32倍 。
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对同一个地震 , 不同的地区 , 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 。距离震源近 , 破坏就大 , 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 , 破坏就小 , 烈度就低 。我国将烈度划分为12级 , 达到6度便会产生破坏 。
◢小于三度:人无感受 , 只有仪器能记录到;
◢三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
◢四—五度:睡觉的人惊醒 , 吊灯摆动;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六—七度:房屋破坏 , 地面裂缝;
◢九—十度:房倒屋塌 , 地面破坏严重;
◢十—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