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西迁节介绍-锡伯族西迁起源


锡伯族西迁节介绍-锡伯族西迁起源

文章插图
 少数民族  锡伯族 
锡伯族对于西迁节是非常重视 , 从十六世纪兴起的节日 , 这个节日历史非常的悠久 。那么锡伯族西迁节究竟是如何起源 , 是如何的进入由来的呢?会有哪些的活动呢?接下来就和小编来往下看看吧!
锡伯族西迁节的节日起源:
西迁节是二百多年来锡伯族人民的民族传统节日 。在16世纪之前 , 锡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 。据史料记载 , 乾隆二十九年(1764)的农历四月十八日 , 清朝政府从盛京(今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018人 , 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275人 , 由满族官员率领 , 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 。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 , 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 , 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 , 祭奠祖先 , 聚餐话别 。次日清晨 , 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 , 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 , 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 。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 , 到达新疆的伊犁地区 。现在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 , 那里的锡伯人是他们的子孙 。
从此 , 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 , 锡伯族人都要在寺庙内拱灶 , 杀猪 , 吃高粱米饭 , 每户都去当家人 , 进行聚餐 , 来纪念锡伯族祖先西迁的历史壮举 , 畅叙保卫祖国西北边疆的业绩 , 缅怀离别的骨肉同胞 。这一天遂成为锡伯族的传统节日 。
简介西迁节
西迁节是锡伯民族的西迁戍边纪念日 。因时间是农历四月十八日 , 所以叫“四一八节” 。因有怀念亲人之意 , 又叫怀亲节 , 新疆锡伯族同胞称为“杜音拜专扎坤” 。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 , 新疆锡伯族群众就会欢聚一起 , 共进野餐 , 表演歌舞 , 以纪念祖辈驻防戍边的英雄业绩 。
小结:锡伯族的西迁节是从十六世纪开始的 , 他们世世代代都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 。节日的时候 , 人们会围在草丛边吃高粱米饭 , 会在寺庙摆放供灶 , 杀猪之类的活动 。
相关推荐:
锡伯族民歌 民歌有哪些特点
锡伯族图腾 锡伯族图腾是什么
锡伯族的禁忌 锡伯族有哪些禁忌
锡伯族舞蹈 贝伦舞有什么特点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