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威集团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快 正威集团董事长简介( 二 )


年轻时的他已经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
大学期间的王文银并不出众,和城市里的同学相比,不论背景出身,还是说话口音,他都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
没办法,他只能继续看书学习,每年靠拿奖学金来弥补内心的缺憾 。
1993年,25岁的王文银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当了名机关干部,月薪400元 。
这数字现在看来不起眼,可在当时人均200元的工资环境里已属高薪,而且石化还是当时最热门的职业 。
大城市,好工作,高工资,换任何人应该都觉得这辈子值了,可王文银在每日“一杯茶一份报混一天”的工作环境中如坐针毡 。
他知道自己这样混下去,吃喝虽不愁,可未来几十年也就这样了 。
此时正好是市场经济浪潮蓬勃掀起的时候,知识分子下海创业的故事屡见不鲜 。
看见广播电视里长篇累牍地宣传南方各种创业故事,王文银再也熬不下去,丢下一份辞职报告,揣着一堆证书就奔赴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 。
从上海到深圳有数千里的距离,王文银买不起飞机票,只能坐了火车换汽车,再蹭过路的拖拉机,颠簸十多日才到达深圳 。
临走时,他身上带着刚发的400元工资,等到了深圳只剩下10元 。
灰头土脸的王文银连最便宜的招待所都住不起,只能临时找了个桥洞落脚 。
好在深圳工厂多,他又是大学生,找个工作还算顺利 。
王文银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灯泡厂做扣丝部的经理,管理着数百名的工人 。
厂里不仅也给他开了400元工资,还安排了单身宿舍给他 。
看得出老板很赏识他,有心栽培,可他偏偏不识趣 。
工人的工作是把钨丝压接到灯泡里去,而钨丝极细,需要敏捷的手上功夫,也需要高度集中的眼力 。
为了提高利润,老板就拼命要求工人加班加点干活 。高强度和要求十分细致的工作让许多工人身体吃不消而倒下 。
王文银有些愤愤不平,居然带着工人搞起罢工,要求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 。
热血青年王文银显然还没被万恶的资本爆锤过,可他很快因为自己的“鲁莽”尝到了苦头 。
因为主导罢工,他和罢工的工友们被厂里统统辞退,连份补偿都没有 。
没了收入,生活再次陷入困境,他只好从厂宿舍直接搬到一座水泥管居住 。
一起罢工的工友们想跟着他干点事,可因为没钱更没资源,他只能带着大家到处拾荒度日 。
从一个国家干部沦落为拾荒者,这让满心想干番大事业的王文银心里别提多憋屈了 。
王文银只好再次拿着自己的大学文凭四处求职,可不知为何,没有一家公司肯录用他 。
这让王文银很郁闷,猜测可能因为自己是重点大学的毕生生,待遇要得高,导致企业有些顾虑 。
为了填饱肚子,王文银只好拿着高中毕业证书,降低薪资去应聘 。
别说,他还真很快就找到了一家专门做电缆、插头的港资企业当了名仓库理货员 。
工资不高,工作强度却不低,每天有成百上千的货品要登记和搬运 。
仓库里的缆线、插头、连接件有几千种,对应的物料编码也有成千上万种 。
在还没有计算机的时代,只能靠人工一一登记在本子上,随用随查 。
这时,王文银过目不忘的本领显现了出来 。
他因为觉得每次都要翻阅资料簿太麻烦,就利用业余时间将仓库数千种的物料编码及数量统统默记在脑中 。
有人想询问物料的库存信息,只要找到他,立即就能报出对应的编号和数量 。
俗话说,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这话用在王文银身上再合适不过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