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威集团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快 正威集团董事长简介( 三 )


4
这一天,香港总部的老板来仓库检查 。
当他随口询问一款产品库存,陪同的经理刚打算翻本子查找,远远站在一旁的王文银迅速报出数字 。
老板很意外,等核实无误后,又接连询问了其他几款物料情况,王文银都对答如流,丝毫不错 。
老板惊喜不已,深感王文银是个人才 。
回去后将他直接连升七级,从仓库理货员直接提升为物料管控的总经理,年薪十万 。
这确实是王文银的运气,可这份运气是他实实在在靠自己的本事争取来的 。
1994年,这家公司成功上市 。
王文银也顺势接触到了公司最大的客户,日本日立公司旗下的一家电线企业 。
接触的目的很简单,他希望能再上个台阶 。
一来二去,业务精湛的他果然被日立以百万年薪挖走 。
在日企的这段时间,王文银感到既兴奋又苦恼 。
兴奋在于日立是大公司,他帮公司赚了差不多20多亿,自己也得到了数百万的提成收入 。
苦恼的是,他意识到自己在日企就是个“工具人”,一个高级打工仔而已,人家根本不信任他 。
既然如此,那索性自己单干吧 。
1995年,27岁的王文银凭借自己对电缆电线市场的熟悉,在深圳创办了携威实业有限公司,专做电源线买卖 。
创业初期的王文银既当老板又当业务员,频繁往来供应商和客户之间 。
累还是其次,关键是王文银的经营模式很令人不解:对上游供货商,他是先付款再拿货;对客户呢,他又是先发货再收款 。
这显然是极为冒险的举动,只要一方出现问题,公司就会陷入资金周转的困境 。
身为财务总监的妻子刘结红不止一次劝说他不要这么干,可他总笑着说自己这是在赌自己的人脉到底灵不灵 。
刘结红只能苦笑,王文银的“固执”脾气,她早有体会 。
夫妻俩是高中同班同学,长相俏丽的她在学校就被王文银“盯”上 。
刘结红起初对他没啥感觉,王文银从高中到大学,又是写信,又是上门谈心,“软磨硬泡”许多年才终于将佳人娶回家 。
好在王文银所说的人脉究竟如何,刘结红在他们孩子出生不久后终于见识到了 。
他和妻子邀请客户和供应商来喝满月酒,预计请了100位客人,所以只定了10桌 。
谁知当天呼啦一下来了200多人,夫妇俩手忙脚乱,只好临时又加了10桌 。
客人敬酒时,表示自己是不请自到,因为王文银肯贴钱来和大家做生意,这样的朋友简直是打着灯笼也难找 。
这是王文银奉行的“利他主义”,凡事肯吃亏,自然有人愿意和他做生意 。
更多的“人脉”,还是王文银拿时间和身体“拼”来的 。
有位重要的客户喜欢钓鱼,王文银每周末必开车接送他,不仅全程“陪钓”,端茶递烟之类的服务也没少干,终于拿下了订单 。
做生意自然离不开酒局,只要上了酒桌,王文银从不耍赖,每次都以自己喝倒为算 。
创业初期的王文银没啥资本,只能拿自己的时间和健康来赌 。
有赌就有输 。
因为过于信任朋友,一个合作多年的客户赊了数百万的货许久没有清账 。要不是妻子刘结红再三催促,王文银还不好意思上门要账 。
可等他找到那位客户,发现坏了,对方已经人去楼空,电话也联系不上 。
更要命的是,此时也到了他和供货商结款的时间,外债还有很多没有结清,账面资金实在不够还数百万的货款 。
他只好硬着头皮找到供货商说明了情况,表示只能先按货款的10%支付一部分,其他的钱希望给他一年时间全部还清 。
幸好供货商很清楚王文银的为人,也理解他的处境,爽气答应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