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是为了纪念哪位人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导语:寒食起源于远古的改火习俗,其中最重要的活动是熄灭旧火和重新点燃新火,熄灭旧火代表寒冷季节的结束,新火点燃志着温暖春季的开始 。最近有些朋友来咨询,寒食节是为了纪念哪位人?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快来了解下吧 。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哪位人
寒食节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晋国大夫介子 。
寒食节起源,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晋文公上绵山悼念介之推 。当时,晋国公子重耳为逃避郦姬伤害而流亡国外,行至五鹿,在最困难的时候,随臣介之推“割股奉君” 。十九年后,重耳返国为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
晋文公重赏当年随他流亡的功臣时,唯独忘了介之推 。介之推认为自己顺应天命辅君复国,不愿再同那些邀功争赏之人同朝为伍,便携老母隐居到介休绵山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便亲自来到绵山寻而不获 。文公无奈,听人之计,放火烧山,本想逼他出来,但直到大火熄灭后,才发现介之推母子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 。
为了悼念介之推,文公下诏,在介之推忌日,禁烟寒食 。第二年寒食节的次日,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那棵被烧死的老柳树竟然死而复活 。他触景生情,想起介之推割股奉君时对他的希望“我不求任何封赏,只愿你做一个清明的国君!”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
寒食节图
寒食节的特色
寒食节还有“一百五”的别称,这是由于寒食节时在冬至日后的105天 。宋代苏辙的一首诗《新火》:“昨日一百五,老樨俱寒食 。”宋代梅尧臣《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一百五日风雨急,斜飘细湿春郊衣 。”
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 。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钻木取火 。唐代诗人王表的诗:“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 。”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介子推被焚于介休绵山 。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 。到唐代时已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后与清明节合二为一,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 。寒食节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间各历史时期、节日期限不等,先后有五日、百五日、一月、三日和二、五、七日,最后变为一日 。由介休,太原郡到全国各地 。
由尊崇介子推忠君爱国,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负,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发展为聚民心、凝国魂,体现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节日 。并形成饧、青精饭等系列养生长寿的寒食食品 。
寒食节时期有拜扫展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植树、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 。赐宴、赏花、斗鸡、镂鸡子、牵钩(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斗百草、抛堶(瓦石器玩物)等许多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
寒食节图片
寒食节的意义
寒食节从春秋起,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 。历经各朝代延续至今,从未间断 。虽经东汉周举、三国曹操、后赵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断,却屡禁屡兴,蔓延全国,深入民心 。唐玄宗顺应民意,颁诏将寒食节拜扫展墓编入《开元礼》中,并定为全国法定长假 。
寒食节蕴含的介之推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清明廉洁的政治抱负和“功不言禄”、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伦理准则,是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纽带 。介之推所追求的政治清明,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愿望,至今依然有现实意义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