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的心理指南


跆拳道是人们把人类生存的本能意识通过肢体有力的动作表现出来 , 其所有动作都是以自身的防卫本能作为基础 , 然后逐渐变为一种主观信念 , 从防御动作发展到进攻形态 , 最终达到自动化的行为阶段 。

跆拳道的心理指南

文章插图
道的本身蕴藏着一种精神追求和信念 , 最重要的一点是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为正义献身的崇高精神 。道 , 作为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 , 要求练习者须具备勇猛 、善战、敢打敢拼的素质 , 培养坚韧不拔的作风 , 讲究礼仪修养以及完善的人格 。因此练习跆拳道可内修精神、性情 , 外修技术、身体 , 培养出常人难以达到的意志品质和忍让谦恭的美德 , 是培养人们优秀品格的有效方法 , 并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激发爱国精神 。而这一切 , 都是在人的心理适应能力的基础上引导进行的 。
1."以礼始 , 以礼终"的心理学基础
跆拳道运动的鲜明特色之一就是始终倡导"以礼始 , 以礼终"的崇礼尚武精神 。每次练习前要先向国旗致礼 , 然后向教练敬礼 。练习中只要有与教练及同伴接触的时候都要先敬礼 , 然后进行练习 。练习结束时要向教练敬礼 , 向国旗致礼 。在跆拳道练习的整个过程始终充满着仁义尚礼的气氛和精神 , 这种精神逐渐转化成人的情感基础 , 培养出人的尚礼情感和对跆拳道运动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崇尚 。
由尚礼形成的人的情感 , 是跆拳道爱好者对跆拳道精神的需要和追求的心理基础 。需要是产生情感的内部动力 ,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人的认识过程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特性或规律 , 而情感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当事物符合或违背人的某种需要时 , 人们便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态度 , 这种态度总是以一种特殊的主观体验的形式表现出来 , 这种由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就是情感 。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发展和变化的主观体验 。没有对于事物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 , 就不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态度 。认识深化了 , 情感也随之变化、加深 。跆拳道倡导和强调 "以礼始 , 以礼终" , 就使参与者在反复、长期的练习过程中对跆拳道的精神认识愈加深刻 , 对为正义而献身的情感和愿望也愈加深厚、强烈;反过来 , 深厚、强烈的情感 , 又能成为加深人的认识、推动人的行动的力量 ,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 从而使道的精神深深印入人的思想深处 , 激发人顽强拼搏、热爱祖国和为正义而敢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这就是跆拳道"以礼始 , 以礼终" 的最根本的心理基础 。
2.自信心是贯穿跆拳道全过程的心理支柱
在跆拳道的修炼中 , 不论是初练 , 还是高水平修炼 , 都十分强调对自己的充分信任 , 即要有充足的自信心 。修炼过程中一旦遇上困难 , 挫折或受到打击 , 都要有自信 , 自信自己一定能克服困难 , 战胜挫折 , 一定能战胜对手 , 比别人做得更好 。这种心境 , 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情感体验 , 激励人经历千辛万苦去追求和争取达到最终目的 。在跆拳道的修炼过程中 , 强调练习者要有自信心 , 这种自信心激励练习者作为一个强而有力的人 , 培养人勇往直前的精神 , 使修炼者成为具有管理能力的领导者 。反过来 , 修炼中形成的统率力和胆识 , 又能使人充满自信心 , 进而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 , 使人无论面对任何困难 , 也不易动摇其信念 。这种贯穿跆拳道修炼过程之中的自信心 , 是激励修炼者勇往直前、支持修炼者达到最高目标的心理支柱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