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孩子腹泻

医学专家敬告:进入夏季以来 , 各地儿科医院的腹泻病儿逐渐增多 。据历年资料分析 , 夏季儿童腹泻的发病数从六月中、下旬开始攀升 , 七、八、九月达到高峰 , 且以感染性腹泻居多 。感染性腹泻致病菌如痢疾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和沙门菌等可随污染的食品或水进入消化道 , 也可通过污染的日用品、玩具或者带菌者传播 , 绝大多数患儿是“病从口入”、“祸从手起” 。因此 , 家长应特别注意夏季孩子的个人卫生和饮食饮水卫生 。对于准备在暑期带孩子外出旅行的家长 , 要了解旅行目的地的环境和卫生状况 , 防止感染到一些通过昆虫和牲畜传播的寄生虫性腹泻病 , 如篮氏贾第鞭毛虫肠炎等 。

当心孩子腹泻

文章插图
聊聊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多因感染病毒细菌寄生虫而致 , 其传播途径有四: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接触传播、苍蝇传播 。一般有发烧、腹痛、腹胀、腹泻每日3次以上并有大便性状改变 。
小儿腹泻是怎么回事?
“腹泻”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一种综合症 。是婴幼儿时期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之一 , 多发于夏秋季 。因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热 , 消化酶的活性较低 , 常因外界或内在的环境变化而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 。
夏季腹泻以细菌感染为主 , 秋季腹泻以病毒感染为主 。如饮食不当、气候突变、营养不良、呼吸道感染等 , 均可导致腹泻 。2岁以下的婴幼儿尤易得病 。轻型腹泻 , 大便每天5—6次 , 稀薄 , 含有少量粘液和白色奶块 , 或呈蛋花汤样 , 有时伴有呕吐;重型腹泻 , 大便每天10次以上 , 粘薄水分多 , 伴有呕吐、纳差、精神萎靡、嗜睡 , 常可引起脱水 , 表现为口干唇燥 , 眼眶和前囱凹陷 , 哭时无泪 , 尿少 。严重脱水时 , 常伴有酸中毒 , 表现为精神萎靡 , 口唇樱红 , 呼吸既深且快 , 以及出现皮肤花纹 , 脉搏细弱 , 四肢嵌冷 , 少尿等休克症状 。
发病可分轻重缓急
患儿发病可缓可急 , 轻度的仅有食欲不振 , 偶有呕吐 , 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的胃肠症状;重度的大便次数一天达十余次 , 甚至几十次 , 大便可呈水样、糊状、粘液状 , 有的解脓血便 , 可伴高热、腹痛 , 出现口渴、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脱水较明显的脱水症状和酸中毒、低钾血症等并发症 , 严重者可出现心肌损害、惊厥、休克 ,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还可导致溶血性尿毒症 。若诊断和救治不当可迅速发展至呼吸或循环衰竭而死亡 。
孩子 , 为何夏天易得此病?
家长 , 千万别轻易自行用药
为何此时儿童易得感染性腹泻呢?一是因为夏季温度极适宜致病菌的生长繁殖 。有资料报道 , 在20℃-30℃条件下 , 痢疾杆菌在米饭、馒头、猪肉、马铃薯、西瓜等食品中8小时可增量1万-2万倍;在黄瓜、萝卜等中也可增长20-200倍 , 一旦误食被污染的食品便可发病;其次 , 儿童在夏季好进生冷食品而此阶段胃酸分泌减少 , 杀菌功能减弱;第三 , 儿童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 , 局部抗感染能力差 , 加上儿童生长发育迅速 , 需要的营养物质相对较多 , 胃肠道的负担较重 , 消化功能经常处于紧张状态 , 因此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患上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 。另外 , 夏季苍蝇密度增加 , 也是导致感染性腹泻致病菌传播的重要媒介 , 有研究发现 , 苍蝇密度与细菌性痢疾发病曲线变动相互平行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