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乙肝过度诊疗

乙肝病毒dna尚有许多不成熟的东西,并不适合广泛用于临床
乙肝病人往往都有这样的经历:起先由于经验不足,认识不够,治疗走了不少弯路,轻信广告和“偏方”、“验方”,就诊于某些个体医院或诊所,花费成千上万,但是最终颗粒无收 。后来又转投其他医院,但是大量的检查项目和昂贵的治疗费用,使患者难以承受 。有的患者使用正规的联合抗病毒治疗方案: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一个疗程下来,花费医疗费用两万多元,但是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乙肝患者长年累月的诊疗,足可以使其因病致贫、倾家荡产;乙肝诊治面临着诊断项目不断翻新、治疗药物层出不穷、患者诊疗费用不断攀升的状况 。10多年前,患者充其量作一些乙肝“两对半”检查和b超检查,治疗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药物,花费也比较少,可如今的检查项目和使用药物名目繁多,但疗效几乎没变,传染病从业人员不得不反思一下乙肝诊疗过程中存在的“过度诊疗”现象 。

警惕乙肝过度诊疗

文章插图
近几年来,在乙肝诊治“市场”上存在一种错误的做法和说法,就是鼓动患者频繁检查乙肝病毒dna定量,各地兴起和大肆炒作乙肝病毒dna检测,称通过定量检查可以了解到传染性大小和治疗效果 。目前,频繁使用pcr方法检测乙肝病毒dna已经成为“时尚”,许多地方和医院争相开展 。乙肝病毒dna检测被描述为可以判断传染性强弱以及治疗效果好坏的“金指标” 。一次乙肝病毒dna检测需要花费人民币200元左右,有的患者一年要化验乙肝病毒数十次,反复观察乙肝病毒dna数值的变化,想努力从中发现些什么……
解放军302医院感染七科医学博士刘士敬说,迄今为止,乙肝病毒dna尚有许多不成熟的东西,并不适合广泛用于临床 。乙肝病人不分青红皂白地都来检查,其实是一种浪费 。
■乙肝诊疗“过度”现象比较普遍
所谓“过度诊疗”,就是过度运用超出疾病诊疗根本需求的诊疗手段,不需要做的检查硬性检查,不需要用的药物硬性使用,可用可不用的诊治项目一律进行,这些都属于“过度诊疗” 。
据刘博士介绍,我国每年用于乙肝诊疗的费用超过500亿人民币,据不完全统计,其中20%左右属于“过度诊疗”,这些“过度诊疗”使患者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使疾病治疗变得复杂,病情有可能更加严重 。有资料显示,住院病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20%,而过度用药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主因之一 。据估算,一个乙肝患者住进三级甲等医院,人均住院经费一般都要超过1万元,日均500元左右 。一个门诊乙肝患者一次诊疗费用平均650元 。乙肝患者病情久治不愈,长年累月诊疗不断,在这些花费中,不乏“过度诊疗”的成分 。
■乙肝“过度诊疗”的表现
一、检查项目越来越多,检查项目越来越细 。乙肝病毒指标多达20多种(包括乙肝病毒基因分型和基因变异等),肝纤维化指标5项以上,肝功系列10余项,反映免疫功能指标10余项,蛋白电泳,血常规,b超及ct等影像学检查;住院病人入院时还需要常规检查艾滋病、性病等指标,以防某些疾病发生了院外感染 。如果要把这些项目都做一遍的话需要几千元 。其实,不是每一个患者都需要将这些指标作一遍的,也不是患者每次复诊都要重新检查一遍,而是应根据每个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必须进行的检查 。遗憾的是,现实临床实践中,确有不少患者长年累月接受着一些额外的、不必经常化验检查的负担 。一般来说,如果患者没有进行特殊的抗病毒治疗,就没有必要频繁检查乙肝病毒指标和病毒变异指标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