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的健康度数

1个饮酒误区——饮酒御寒,寒更寒
虽说1克酒精可以产生7千卡的热量然而人在饮酒后感到全身温暖、发热,主要原因不是酒精产生的热量而是因为酒中的乙醇经过消化道进入血液后,一方面使人体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使热量加快散发到体表,因而使人感到温暖发热,另一方面乙醇随着血液循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麻醉作用,使人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的敏感性降低,因而对寒冷的反应不敏感 。但酒劲过去,由于身体贮存的大量热能已散发到体外,因此御寒能力反而下降往往会使人浑身起鸡皮疙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酒后寒” 。因此,以酒御寒,对人体非但起不到保温御寒的作用,反而使人容易发生感冒、冻伤 。

喝酒的健康度数

文章插图
2个饮酒疑惑——饮酒量和饮酒时间
饮酒量,适宜饮酒量是多少,应以体重为参考标准 。正常人每公斤体重最多可以饮用0 。6~0 。8毫升酒精 。用简单的公式表示,最大饮酒量=0 。7×体重(公斤)×100÷酒精度数,如60公斤体重的人饮12度葡萄酒,每次最多可饮350毫升(7两)左右;饮60度白酒每次最多可饮70毫升(1两多点) 。
最佳时间:下午 。每天下午两点以后饮酒较安全 。因为上午几个小时中,胃中分解酒精的酶——乙醇脱氢酶浓度低,饮用等量的酒时,上午较下午更易吸收,使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升高,对肝、脑等器官的影响较大,也更容易发生醉酒 。
饮酒和运动的时间关系:运动前不要喝酒因为酒精会干扰神经系统兴奋性,使你判断迟钝、失误增多,降低力量、速度、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 。但运动后适量喝酒能够缓解疲劳,因为运动后产生大量乳酸,导致人体酸碱不平衡,而喝酒能够使血管扩张,加快乳酸代谢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后喝酒要遵循“适时、适度、适量”的原则 。“适时”就是停止运动后不能马上饮酒,尤其是饮大量的啤酒,因为这样会加重心脏、肾脏的负担,损害健康,时间应该选择在进食时:“适度”就是运动后饮酒度数应是低度酒,如葡萄酒黄酒啤酒等,“适量”就是酒量要适当,一般白酒每次不宜超过50毫升,啤酒不超过300毫升 。
3项注意
第一,不同的酒不要混合饮用,因为各种不同的酒进入人体后其反应也不一样,混合酒比同等数量的单纯酒更易使人醉 。
第二,服药期间最好不要饮酒,因酒可与某些药物,如呋喃坦丁、降糖灵、灭滴是等发生反应,或降低药效,或增加毒副作用 。
第三,美酒应佐佳肴 。从酒精的代谢规律看最佳佐菜当推高蛋白和含维生素多的食物 。如新鲜蔬菜、鲜鱼、瘦肉、豆类、蛋类等 。注意,切忌用咸鱼香肠腊肉下酒,因为此类熏腊食品含有大量色素与亚硝胺与酒精发生反应,不仅伤肝,而且使得癌症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另外,白酒不要与碳酸类饮料,如可乐、汽水等同饮,否则,会加速乙醇吸收,更容易醉酒 。
4种酒的选择——白酒、黄酒、啤酒和果酒
1)白酒俗称烧酒,是一种高浓度的酒精饮料,多在48~65度 。凡含有淀粉和糖类的原料均可酿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酿制出的白酒风味各不相同 。白酒的热量较高,1瓶1斤装的白酒热量在1925千卡左右 。酒精为纯热能物质,在其代谢过程中还要消耗身体内其他的营养成分长期大量饮酒,不仅会使热量摄入超标而且致使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并且损害肝功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
2)黄酒是我们祖先传下来的美味佳酿 。黄酒是以糯米、秞米和梗米为原料,经过发酵压制而成,酒精浓度为15度左右,其酒味醇厚,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 。黄酒可以作为料酒用 。烹调中加点黄酒,鱼、虾、蟹中的腥味胺类物质就溶于黄酒的酒精中,在加热时随酒精一起挥发掉,达到去腥的目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