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饭盒和焖烧饭盒有啥区别 焖烧杯和保温饭盒哪个带饭好

 
无需开火,就能做一顿饭,而且还能长效保温 。最近比较火的焖烧杯真的好用又营养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
焖烧杯,其实就是保温杯
焖烧杯并不神奇,说白了就是一个保温杯,只不过它的口径非常大,可以把很多的食物都放进去 。
另外保温杯里边往往有涂层,可焖烧杯人们会是直接抱着吃东西,为了避免勺子把内壁刮花,所以一般内壁是没有涂层的 。
焖烧杯怎么用?
焖烧杯使用时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就是「预热」 。先加入食材,倒入沸水,热三、五分钟之后再把水倒出来,这就是预热 。最后再倒入沸水,盖上盖子,过三五个小时食物也就可以吃了 。
用来做什么?
最常见是用焖烧杯做点清粥、小菜 。除了热的东西,也可以用这个代替保温饭盒盛放切好块的冰镇水果 。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不过因为它是不锈钢的,相比于保温饭盒,焖烧杯并不能放到微波炉里再次加热 。
会不会营养流失?
我也曾考虑过要不要买一个焖烧杯,但我当时压根没有考虑营养流失的问题,因为在我看来常见的各种加工方法都会导致营养流失,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 。
只是不同加工方法导致营养流失的程度不一样 。只需要保证食材的种类合理多样、总量充足,营养流失就不用太在意 。
好吃吗?
是什么打消了我买一个焖烧杯的念头?
首先我估计不会太好吃,以前我在医院营养科的时候,配餐员给患者送营养餐往往都会用保温车,食物做好之后会在保温车里放近 1 个小时,这时菜品的口感就不太好了 。
当然啦,我最关心的还是食品安全的风险 。
用焖烧杯保温,风险不高
显然焖烧杯的关键问题就在于没有额外热源,温度并不会太高,而且还会越来越低 。
一般来说焖烧杯最后焖好时的温度大约是 60 ℃~85 ℃,质量好一点的杯子可以保持 4~6 个小时内温度在 60 ℃ 以上 。
已经熟透的食物,只要能将温度保持在 60 ℃ 以上,风险也不算太高 。
保温饭盒也是同样的道理 。能在无电源情况下保证温度在 60 ℃ 以上的时限,就是使用的安全时限 。
但如果是生的食物,想用焖烧锅做熟,就要看具体食材的风险了,焖烧锅的温度可能无法让一些食物熟透 。
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曾经在 2015 年发出过有关焖烧杯的食品安全提醒,主要也提醒像是生肉的风险会比较高,同时也要警惕食物在焖烧杯变质 。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如何测试保温效果?
如果你想测试保温功能,然而没有温度计,一个方法是可以把大米放一点到闷烧杯中,倒入开水后等 4~6 个小时,看一看米粒能否开花,如果可以,就说明保温效果不错 。
另外一个方法是,倒入沸水之后看一看杯身是否烫手,如果很热,则说明隔热功能出了问题 。
食物做熟后,再放焖烧杯
总之,从安全角度,建议大家最好把肉、鸡蛋做熟之后再放到焖烧杯中 。
但是不同食材,具体分析其中的风险还是不太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