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号病的症状 什么是五号病


五号病的症状 什么是五号病

文章插图
一、五号病的症状有哪些该病潜伏期1-7天,平均2-4天病牛精神沉郁,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体温可升高到40一41℃ 。发病1-2天后,病牛齿龈、舌面、唇内面可见到蚕豆到核桃大的水疱,涎液增多并呈白色泡沫状挂于嘴边 。采食及反刍停止 。水疱约经一昼夜破裂,形成溃疡,这时体温会逐渐降至正常 。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也发生水疱,也会很快破溃,然后逐渐愈合 。有时在乳头皮肤上也可见到水疱 。本病一般呈良性经过,经一周左右即可自愈;若蹄部有病变则可延至2-3周或更久;死亡率1%--2%,该病型叫良性口蹄疫 。有些病牛在水疱愈合过程中,病情突然恶化,全身衰弱、肌肉发抖,心跳加快、节律不齐,食欲废绝、反刍停止,行走摇摆、站立不稳,往往因心脏麻痹而突然死亡,这种病型叫恶性口蹄疫,死亡率高达25%~50% 。犊牛发病时往往看不到特征性水疱,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炎,死亡率极高 。
二、什么是五号病口蹄疫是猪、牛、羊等主要家畜和其它家养、野生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易感动物达70多种 。临床特征是在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性疹 。该病传播途径多、速度快,曾多次在世界范围内暴发流行,造成巨大政治、经济损失 。鉴于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 。目前,有三分之二的OIE 成员国流行 FMD,时刻威胁着无 FMD国家和地区的家畜安全和畜产品贸易 。口蹄疫病毒属于微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 。其最大颗粒直径为23纳米,最小颗粒直径为7-8纳米 。目前已知口蹄疫病毒在全世界有七个主型cA、O、C、南非1、南非2、南非3和亚洲1型,以及65个以上亚型 。O型口蹄疫为全世界流行最广的一个血清型,我国流行的口蹄疫主要为O、A、C三型及ZB型(云南保山型) 。据观察,一个地区的牛群经过有效的口蹄疫疫苗注射之后,1-2月内又会流行,这往往怀疑是另一型或亚型病毒所致 。这是因为该病毒易发生变异 。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冰冻情况下,血液及粪便中的病毒可存活120-170天 。阳光直射下60分钟即可杀死;加温85℃15分钟、煮沸3分钟即可死亡 。对酸碱之作用敏感,故1%一2%氢氧化钠、30%热草木灰、1%一2%甲醛等都是良好的消毒液 。特点牛尤其是犊牛对口蹄疫病毒最易感,骆驼、绵羊、山羊次之,猪也可感染发病 。本病具有流行快、传播广、发病急、危害大等流行病学特点,疫区发病率可达50%一100%,犊牛死亡率较高,其他则较低 。病畜和潜伏期动物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病畜的水疱液、乳汁、尿液、口涎、泪液和粪便中均含有病毒 。该病入侵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经呼吸道传染 。本病传播虽无明显的季节性,且春秋两季较多,尤其是春季 。风和鸟类也是远距离传播的因素之一 。
三、五号病该怎样诊断口蹄疫与牛瘟的区别:牛瘟传染猛烈,死亡率高;瘤柘膜可见糜烂但蹄部无病变;胃肠炎严重;真胃及小肠粘膜有溃疡 。口蹄疫与牛恶性卡他热区别:后者常散发;口腔及鼻粘膜有糜烂,但不形成水疱;常见角膜混浊 。(A)肪治口蹄疫宜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平时要积极预防、加强捡疫,常发地区要定期注射口蹄疫疫苗 。常用的疫苗有口蹄疫弱毒疫苗、口蹄疫亚单位苗和基因工程苗,牛在注射疫苗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力可维持4--6个月 。一旦发病,则应及时报告疫情,同时在疫区严格实施封锁、隔离、消毒、紧急接种及治疗等综合措施;在紧急情况下,尚可应用口蹄疫高免血清或康复动物血清进行被动免疫,按每千克体重0.5--1毫升皮下注射,免疫期约2周 。疫区封锁必须在最后1头病畜痊愈、死亡或急宰后14天,经全面大消毒才能解除 。患良性口蹄疫之牛,一般经一周左右多能自愈 。为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可对症治疗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