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布病 布病的控制措施有哪些


什么是布病 布病的控制措施有哪些

文章插图
一、布病的控制措施有哪些
控制措施
1. 健康教育:关于防治布病的宣传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人感染布病是来自于染疫的家畜,尤其是羊、牛、猪等 。主要传播因子是流产物、乳、肉、内脏、皮毛等 。
(2)布病是可以预防的,而且是可以自愈和治愈的,增强信心 。
【什么是布病 布病的控制措施有哪些】(3)宣传对象主要是与牲畜接触密切的一些职业人群及疫区和牧区的居民,如兽医、放牧员、饲养员、屠宰工、挤奶工及乳肉加工人员等 。
(4)宣传教育应与畜牧业发展及脱贫致富结合起来2.免疫接种:在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主张给人预防接种,我国是其中之一 。人用菌苗系104M(B.abortus)冻干弱毒活菌苗,以皮上划痕进行接种,剂量为40~50亿/人次 。低温避光条件下运输,在4℃下保存 。免疫对象仅限于疫区内职业人群及受威胁的高危人群,接种面不宜过广,而且不宜年年复种,必要时可在第二年复种一次 。对孕妇、泌乳期妇女、年老体衰者及有心、肝、肾等疾病患者不宜接种 。104M苗也可采用滴鼻方式免疫 。3.检疫淘汰疫畜、隔离疫畜培养健康畜,以及畜群免疫接种等是预防布病的重要措施 。
出现布病患者应按传染病管理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的报告时间及程序进行报告,一般不应超过24小时 。因布病人不传人,故对病人及接触者均不需隔离等处理 。对患者所居住环境等也无需特殊处理,但应对周围人群进行布病检疫,发现可疑者应及时处理;对引发布病的传染源必须追查,对患者家中及邻居饲养家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牲畜流产状况、患者接触牲畜历史,接触程度,食用乳肉或内脏情况等 。对查出的可疑畜及乳肉制品等应及时有效处理 。
当出现布病暴发流行时应尽快采取紧急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组建临时领导机构,包括当地*医的医疗行政管理人员及有关专业人员 。尽快与上级有关行政和业务部门取得联系,并报告 。迅速利用现有的通讯宣传设施等进行宣传教育 。
2. 对现患及时诊断和治疗,并对周围人群进行检疫 。
3.对传染源进行调查和管理 。一般采用专访及座谈,并对牲畜进行检疫 。确定外传性(即疫畜来自外地)及内源性(本地疫畜) 。查出的传染源及时处理(隔离和淘汰),对各类传播因子,如流产胎儿(牛、羊、猪等),污染乳肉等应做消毒处理或深埋、焚烧等 。对传染源曾栖息之处应予以消毒处理 。
4.预防接种,对疫区内高危人群(包括职业人群及非职业人群)予以104M苗免疫;对健康畜或畜群进行预防接种:牛应以S19免疫,羊应以S2苗免疫,因对猪无合适疫苗应注意观察 。
二、什么是布病呢
布鲁菌病(brucellosis,布病),也称波状热,是布鲁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痛等 。
布鲁菌病在国内,羊为主要传染源,牧民或兽医接触羔为主要传播途径 。皮毛、肉类加工、挤奶等可经皮肤黏膜受染,进食病畜肉、奶及奶制品可经消化道传染 。不产生持久免疫,病后再感染者不少见 。
布鲁菌自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后,中性多核粒细胞首先出现,被吞噬的牛型细菌可部分被杀死,但羊型菌不易被杀 。存活的布鲁菌随淋巴液到达到局部淋巴结 。根据人体的抗病能力和侵入菌的数量及毒力,病菌或在局部被消灭,或在淋巴结中生长繁殖而形成感染灶 。当病菌增殖达到相当数量后,即冲破淋巴结屏障而侵入血循环,此时可出现菌血症、毒血症等一系列症状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